“还我河山”——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伪真迹”
#国学新知识#我们先来看看岳飞元帅的塑像

说句实在的,不怕大家笑话,我小时候曾经将牌匾上的四个字认成“山河戏色”,后来上了小学才知道这四个字是“还我河山”。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四个字根本不对,首先古人很少用“我”这个字,比如张飞在打仗的时候会喊一句:“吾乃燕人张翼德”。赵子龙喊的是:“吾乃常山赵子龙”,岳飞喊的是“俺是你岳飞岳爷爷是也”,因为岳飞是河南汤阴县人,把“我”说成“俺”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宋朝,岳飞如果题词“还我河山”就是大不敬。因为这江山、这河山是赵家的,不是岳家的。特别是这个“我”字根本不协调。像一个残字、从其它字中扣出来的字。
下图是比较著名的书法家写的“我”字,大家可以看看:

只有岳飞的“我”字是半截字,后来我查阅资料,发现了原因。原来这些字是清末秀才、著名的书法家周承忠从岳飞的手迹中“抠”出来的。
1921年(民国十年),童世亨将所著中学适用的《中国形势一览图》改版重印,请周承忠在面页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周承忠感觉自己的字不符合地图的意境,于是从旧藏石刻岳飞武穆所书 《吊古战场文》拓本中的“秦汉而还”中找出“还”字;因为文中没有“我”字,所以从“奇兵有异于仁義中的'義’字下半截中取半个字“我”;又从“河冰萦带,群山纠纷”中取出“河山”两个字并组成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事实上,“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名声大噪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之东北沦陷后。
中华民族发出了救亡抗日的吼声:“还我河山,勿忘国耻。”代表着岳飞精神的“还我河山”迅速传遍全中国。

1936年1月4日,“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出现在《救国日报》的版头。并成为当年中国人民和爱国将士们的座右铭和自勉书。
“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虽然不是宋朝人的行文习惯,从这幅字产生的过程来看,又不是岳飞亲笔,并不能称其为真迹。但是这几个字又是从岳飞真迹中选出来的,并不算伪字。此外,它确实也是岳飞当年真实思想的体现,并且在倭寇入侵国难深重的历史时刻,起到了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

有人说这首《满江红》也不是岳飞原著,是明朝人改的。
最早一版《满江红》是岳飞送给朋友祝允哲的,文章标题是《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原文是: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闑。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大家认为改版后的《满江红》跟原版《满江红》哪个更“壮怀激烈”鼓舞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