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程原仲医案四则浅析

中医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临床医师实施辨证论治的文字记录,是保存、查核、考评乃至研究具体诊疗活动的档案资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秦伯未先生曾提到:“合病理、治病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厥惟医案”。程仑,字原仲,号星海,明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因病中断举业,遂留心于岐黄术,悉心研究历代名医著述,自学七载而通其术。后负笈游医吴、楚、梁、宋、燕、赵、齐、鲁等地二十余载,名闻于时。后有《程原仲医案》六卷传世。书中所载之医案病情变化多端,叙案详细,辨证准确,审证探幽,颇有见地。今将程氏运用仲景方治验数则浅析如下,以供参考。
1妊娠下痢案
    《程原仲医案·卷二》载:符卿归公夫人,体素赢弱,频用参术,怀孕七月患痢,腰疼、腹痛,病在危急。诸医咸谓:安胎则痢愈重,治痢则胎难全。袖手无策,最后延予。至,诊脉数滑,重按无力,思必得固胎之药为主,又非参术所宜。仲景有黄连阿胶汤,阿胶能治脓血之痢,且止腰痛而固胎,善莫善于此,遂用以为君。同黄连、芍药、甘草为佐,少加枳壳二三分,以宽其后重。服一剂,痛痢俱减。次日去枳壳,再服二三剂,痢愈。徐徐再进补养药,后三月举子。随阅《本草纲目》有云:阿胶一味酒化,大能愈孕娠之痢。可见古人用心,今人所患在不博耳。此二证之方,后传用皆效。
    分析:患者平素身体虚弱,而又在孕七月患痢疾,而出现腰疼、腹痛等症。此时若强调安胎则必助湿,若强调治痢则必损胎元,两相矛盾,而致诸医束手无策。程氏诊其脉数滑而重按无力,此为正气亏虚而湿热内盛之象。《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条原为少阴阴虚火旺,心中烦不得卧而设。程氏独辟蹊径,以此为基础化裁。是方以阿胶为君,滋阴补血止血,并载“阿胶能治脓血之痢,且止腰痛而固胎”;黄连清热燥湿解毒,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与甘草相配,酸甘化阴缓急;枳壳行气除胀。此外,行气药枳壳与补血药阿胶相配,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意。细究其组方原理,实为黄连阿胶汤与芍药甘草汤化裁。因方药对证,服一剂而痛痢俱减,而后去行气之枳壳而愈。程氏于治疗之后,附《本草纲目》载“阿胶一味酒化,大能愈孕娠之痢”。可见其学识渊博,博览全书而灵活运用于临床。
2胸高胀痛案
    《程原仲医案·卷二》载:京师邻人陈怀玉尊阃,患伤寒六七日,胸高胀痛,按之坚硬,痛甚。予用半夏三钱,瓜蒌仁二钱,黄连一钱五分,姜三大片煎服,胸宽痛止,病愈。因问何方,药简而效速,必得异传。予日:此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古人治法耳,无异也。
    分析:据程氏所载,患者主症为胸高胀痛,按之坚硬,痛甚等。思《伤寒论》第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胀结,其状何如?答日: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和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得之,此患者大抵为伤寒失治,痰热互结所致,故程氏选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散结。该方瓜蒌仁甘寒滑利,清热化痰,理气宽胸;黄连苦寒,清泻胸胃之热;半夏辛燥,化痰降逆,消痞散结;生姜调和胃气。因辨证准确,用药精当,而胸宽痛止病愈。
3下痢纯血案
    《程原仲医案·卷四》载梅冲宇生而精悍善饮,一日不饮则不快,暑月下痢纯紫血,日十数行,如此半月,医用补剂又劝戒饮。痢虽日渐减,至三四行,更觉后重不安,身体赢瘦。诊脉弦数有力,用小承气汤加桃仁、红花、当归尾、甘草、牡丹皮。是夜血下反多,至六七行,同舍人皆惊。梅曰:血下虽多,体觉爽快。次日诊脉不数,惟两尺有火,再令黄柏一味研末水调,服之而愈。
    分析:梅某生而精悍善饮,日久则湿热内蕴肠道,加之暑月之际,湿热弥蒙而下痢纯紫血,日十数行。医者劝其戒饮,又用补剂治之。然痢虽渐减而觉后重不安。程氏诊其脉弦数有力,认为是湿热蕴结肠道日久,湿与血结,又因进补剂而壅其中。故选用大黄泄热逐瘀,荡涤胃肠湿热瘀毒,枳实、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大黄荡涤积滞,《名医别录》载“厚朴去留热,止烦满,厚胃肠”,《本草纲目》载“枳实、枳壳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并加桃仁、红花、当归尾、丹皮活血化瘀,以求“行血则脓血自愈”;甘草调和诸药。患者服用后湿热得解,毒瘀得泻,自觉爽快,后用一味黄柏清泄相火而愈。
4虫积臌胀案
    《程原仲医案·卷四》载:太史孔公长公子年十八,未婚,勤诵读,又因饮食不节致脾胃频伤。腹胀大,遍肚坚硬如痞块状,露青筋,脐突出,四肢瘦,遍体热,口渴、喘、喉生疮、牙龈烂,独足冷,诸医用健脾者、消者、补者、滋阴者、养血者、清热者,皆不效。再转笃。逆予诊脉浮按细数,重按右关弱甚,两尺似有似无。予知病危,急谢不能疗。公握手不释,因天雨复具酌书室中,坐谈至暮,坚属予治。予思良久,悟日:此脾胃虚弱之极,不能自司其令,一切用脾胃之药所以不应反增病,至于滋阴清热背驰之甚,何异走北而南辕,补脾不可,清消又不可。公问曰:有一线可治乎?予日:此非痞块病也,虫证耳。今已极,将又成中满之候。所喜者,公子未婚,当用借补法,虚则补其母治之。补命门相火,以生脾土者是也。公诚心见属,遂用加味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白茯苓、泽泻、附子、肉桂、车前子、牛膝十味配丸。初服二三十丸,口喉疮愈。加至四五十丸,热退而腹块亦渐消。再加至六七十丸,用药半月,予会有他行几三月。孔公子服前丸至七八十日,大便下如酱色之脓,腹胀十去七八。再诊其脉渐回,胃气亦渐复。予喜日:可以正治。且公子少年,桂附亦非久服者,再用加减人参大健脾丸调理而愈。
    分析:患者勤于苦读,耗伤心脾,加之饮食不节,更伤脾胃,日久出现腹胀大,遍肚坚硬如痞块状,露青筋,脐突出,四肢瘦;虚火上炎,又致遍体热,口渴、喘、喉生疮、牙龈烂,独足冷诸症。医者用诸法皆不效。程氏认为此时补脾不可,清消也不可,而结合前医之鉴,诊断为虫证。而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味以补元阳,暖脾土。是方附子温补命门之火,肉桂温经通脉,附桂辛热入肾,于水中补火,温助肾中之阳,生发少火,鼓舞肾气;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药补脾益肾,三药共收蒸精化气,阴生阳长之效;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健脾而祛痰湿,丹皮活血而散瘀滞。于本方加车前子助泽泻以分消,加牛膝引桂附下行,使火归原,则上热自除。以诸药为丸而图缓功,不用驱虫药而虫证自愈。程氏还提出“夫医贵宏博又贵专思,方诊脉时诸危证悉见”,实为亲身感言。
    通过学习、整理、分析《程原仲医案》中运用仲景方的病案,我们认识到医者必须博览群书,灵活运用所学;同时,在辨证施治时,一定要审明病因,熟谙病机,紧抓主症,做到方证对应,灵活加减。而方证对应又是I临证取得疗效的关键,方证对应则有效,反之则无效。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经典名方的方证主治,无疑会对我们提高临床疗效,实现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0)

相关推荐

  • 《临证实验录》黄连阿胶汤证其一

    张某,男,26岁.素体壮鲜病,近苦于婚姻大事诸多不顺,百忧汇集,万绪纷来,致心烦失眠.初,翻转时许尚可入梦.后,通宵达旦难以成寐.头疼脑涨,耳内蝉鸣. 服安定等镇静药,量小无济于事,量大亦仅寐两三小时 ...

  • 黄连阿胶汤治疗皮肤病医案两则

    黄连阿胶汤治疗皮肤病医案两则 主讲人/娄绍昆 来源/一方一针解伤寒 黄连阿胶汤治疗皮肤病医案两则来自中医书友会00:0018:02 1.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黄连阿胶汤的病例 2.大 ...

  • 『名医经验』王自立医案(1)

    王自立,男,1936年出生于甘肃省泾川县."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连续五批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医5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形 ...

  • 『名医经验』周仲瑛八策略治疑难病

    甲午孟夏,阳光明媚,花木成荫,我们在毛德西教授带领下,南下金陵,专程拜访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周仲英在诊疗之余,不辞劳顿,就内科疑难病讲述了他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周仲英说,我们研究疑难病,是从研究急症 ...

  • 『名医经验』经方验案四则

    小青龙汤治过敏性咳喘 患者张某某,男,11岁,过敏体质,2012年3月4日来诊,症见阵咳3天,咳而无痰,或者吐痰不爽,无恶寒发热,不渴,昨夜咳嗽加剧,夜寐不安,舌淡红,苔淡白润,脉浮稍数. 诊断为表寒 ...

  • 『名医经验』周仲瑛教授诊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就病毒性肝炎而言,在湿热疫毒之邪导致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有复杂多变的病理演变,出现诸多临床表现,故病情表现有标本主次的不同,治疗上亦有先后缓急的区别.周仲瑛教授临证时非常重视疾病过程中证候表现的标 ...

  • 『名医经验』郑启仲临证经验-百日咳从肝论治

    郑启仲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小儿急.重及疑难杂症.坚持"读经典做临床,用经典促创新",对不少疾病理论见解独到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十三) 多因复合(下)

    痰瘀互结 津血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间隙之中则为津液,通过脏腑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在病理状态下,津凝为痰,血滞为瘀,各具特有的征象.痰瘀因均为津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十三)多因复合(上)

    临床上较为单一的病机病证固然存在,但病证交叉.复合相兼的情况更为多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心理.环境.遗传.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也就是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十二) 疫为戾气

    疫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又称"瘟疫"."戾气"."疠气"."异气"."毒气"."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十一) 毒多难痼

    毒多难痼是指临床难于治疗,或久治乏效的顽症.痼疾,多与毒邪有关.毒是诸多病邪的进一步发展,邪盛生毒,毒必兼邪,无论其性质为何,均可概称为"毒邪".日本吉益东洞有"万病一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