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192)战斗意志
相关推荐
-
东汉党锢之祸,外戚阉宦不过是“背锅侠”,幕后真凶其实另有其人
东汉的儿皇帝 说起东汉"党锢之祸"来,很多了解东汉史的朋友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专擅朝政的外戚和阉宦,为维护私利,多次迫害宣扬强化皇权的儒学士大夫吗?这种说法虽不能说全错,至少在东汉 ...
-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十一)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东汉纪 (距今时间:1995年 - 1800年) 东汉纪(公元25年-220年),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历史,这是重续汉朝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缔造出了著名的光武中兴.明章之 ...
-
妥妥读《三国》(十六)|| 张妥分五步析三国 曹操趁乱世渐出头(第597期B)
上期结尾: 以上都是节选的片段,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东西都包含在一个个故事中.那么,集大成者的<三国演义>到底是如何串起来一个个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呢.时间充裕,后面再说. 文 ...
-
《东汉趣事》之二十八:宦官酿党锢之祸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十月,桓帝立郎中窦武的女儿窦妙为皇后,拜窦武为特进.城门校尉,封槐里侯.窦武是河西窦融的玄孙,为官清廉,疾恶如仇,不收礼受贿.妻儿衣食只求充足,所得赏赐全部施舍给太学生和贫民,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通鉴(147)假装很忙
读通鉴(147)大家都在虚张声势 解读:博弈论说,很多时候博弈中却并不是全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当下最优,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介意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更不会在意对一部分人好,对 ...
-
读通鉴(255)谯周的虚名与危害
读通鉴(255)贾充和谯周这些人的作用 甘露元年丙子,公元256年 春,正月,汉国姜维进位大将军. 二月,丙辰,皇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少康为优. 夏,四月,庚戌,赐大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