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什么是笔耕不辍了

秦楚经纬后记

2017春节突发冠心病,脱险后,觉得应该把对秦末战争的总体画卷进行个性化梳理,便在一个时期加班加点打理那个总结性成果-----历史如何由秦走到汉。打理到一定规模后,在电脑中一下子搜索到现在这个作品的开头部分,感觉比2017年开始那个新整理更加出色。为此郁闷了好一段时间。面对明显撞车的两个本子,一直在寻找破解之道,经过思索,觉得历史如何由秦走到汉时间叙述的完整性比较突出,而秦楚经纬这个整理是以主题相贯更加突出。所以完全可以弄成并行不悖的两个制作。

怎么会搞了个半半拉拉就丢在一边?这样的事在菜九并非唯一,菜九的烂尾之作似乎特别多。细想了一下,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在开工之后,发现了新的兴奋点,于是丢下手头的事去做新的。而新的事情,又会产生新的兴奋点,又再丢下,再新开工。几个反复之后,那些最先丢下的,终于因为时间长了就淡忘了。原来他妈的笔耕不辍就是这样来的啊。

像秦楚经纬这样的整理,实乃菜九的性命所系,是绝对不会被淡忘的。估计之所以将其搁置过久还另有原因。曾经一个阶段,菜九为到底是写书合算,还是写文章合算纠结得厉害。这里的合算是指方便传播。显然,文章特别适合传播,各种栏目都可以安放。而书就不能。在这样的心态下,一旦发现新的追逐目标,就全心身扑上去,这就造成耽搁了。有的时候是在写书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探索课题,于是赶紧结构新的目标,这样就难免与此作渐行渐远了。其实文章与所谓的专著各有千秋。虽然文章也能讲清具体问题,但要反映整个历史时期的全貌,还是以书的形式比较合适,而且文章呈现的成果,还可以在书里再呈现一次。所以,尽管写书不如写文章合算,也必须兼顾。

此作的写作起始时间,估计与历史的侧影前后脚,因为思想的流畅性远胜今天。以至于现在看到此作时,难免会激动与鼓舞,因为曾经有的写作力已经在岁月中失去,即使看到这样残缺的半成品,也会召唤残存的写作力,以高于平常的状态投入写作。虽然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为一些文章耽搁,但还是相对集中精力,少有旁骛,以保持写作的完整性。因为与历史如何由秦走到汉是平行作业,写作时要注意与那个拉开距离,这对年事已高的菜九也是一个挑战。愿老天爷保佑,让菜九迎接挑战并通过挑战。

201708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