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之“诚”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二十八)
[原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至为真实无妄之次,可以曲成万物而不遗,虽曲折亦能返归真实无妄.内心真实无妄,自然会从外表流露: ...
-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也是儒家待人处世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大即大,说小即小,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广大"而"精微&qu ...
-
《中庸》注释(二十六)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真实无妄而内心通明,叫做性:明乎至善而返归真实无妄,叫做教.真实无妄则自然通明,明乎至善则能真实无妄. [注释] ① 总说 唐· ...
-
《中庸》诚则明,明则诚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 ...
-
《易经》的“谦”,《道德经》的静,《中庸》的诚
<易经>:谦 <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其中第十五卦是谦卦. 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其余都是有好也有坏,有吉也有凶.可见<易经>十分重视谦德,"大足以 ...
-
《易经》之“谦”,《道德经》之“静”,《中庸》之“诚”
<易经>:谦 <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其中第十五卦是谦卦. 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其余都是有好也有坏,有吉也有凶.可见<易经>十分重视谦德,"大足以 ...
-
《中庸》(下·诚)赏析(第21章——第33章) 转载
<中庸>(下·诚)赏析(第21章--第33章) [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礼记& ...
-
《中庸》日课027丨凡事都讲究一个诚字,先感动自己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中庸>日课第26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武王.周公所制定的祭祀之礼,如此 ...
-
读《中庸》一书,悟“诚”之境界:你处于哪层?
<中庸>作为思孟学派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处论及"诚"的部分,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言天道之"诚","诚"是天道之本然.二是& ...
-
诚者自成也 ——《中庸》二十五章解读
<中庸>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
-
《大学》《中庸》多被束之高阁,皆因未解透“诚意”之“诚”
摘要:长期以来,<大学><中庸>两部经典,多只列入国学课本,依此修行者,实乃凤毛麟角.其实,这两部经典连同<论语>,是能与<道德经>相媲美的,只因后人未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4)诚者自成
<中庸>赏析(24)诚者自成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五章,是从人道的角度论述"诚",说明诚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