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帖:传统书法审美的“原点”意义
赞 (0)
相关推荐
-
“品”出来的书法味道:沿着古人的文献足迹品评当今书法艺术
对审美描述,从美学角度讲,西方言"美",中国言"品"和"味". 西方人重理性,对审美的评述一般以完整的.具有严密系统性的美学理论为支持.中国 ...
-
功力有决定书法审美效果的意义
学习书法大概经过三个过程一个提升,入门,练工夫,创作,境界提升,其中工夫也就是功力.功力之事,高没有顶,深没有底.但功力的发挥有"境界",有审美效果界.效果,就是"得心应 ...
-
书论 | 浅析传统书法审美“自觉”的标准
<犁砚书院>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浅析传统书法审美"自觉"的标准 嵇绍玉 自觉,即自身醒悟,一般指在真实. ...
-
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第11讲 张旭《古诗四帖》
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第11讲 张旭《古诗四帖》
-
最美清代大学士们的18帖楷书,古代的馆阁体体现传统书法美学
现在中书协的主席是孙晓云,她带领的一帮书法人才真的能回归正统?我看未必!因为从他们那帮人的书法可以看出,他们写字的是在抖腿,所以写不了横平竖直等属于书法的东西.看看晚清学士们的书法,你们作何感受?谁在 ...
-
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第15讲 米芾《珊瑚帖》
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第15讲 米芾《珊瑚帖》
-
书论 | “错落”在传统书法中的审美价值
<犁砚书院>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错落"在传统书法中的审美价值嵇绍玉艺术观念与思潮,溯之愈古远,愈见"错 ...
-
吴说《垂喻帖》传统书法佳作欣赏
吴说<垂喻帖>尺牍,册纸,行书,30.2 x 44.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尺牍以行草体书写,是吴说与官府往来的信札.全幅用笔使转轻盈,字体圆活灵动:如竖直的笔画多稍作微曲,少作方 ...
-
传统书法“韵”的晋、宋之别
书法"晋尚韵""宋尚意",是清梁巘<评书帖>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其实,"韵""意"作为审美范畴,两者传遽交织, ...
-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2020-09-04 17:08·光明网 一.碑.帖及碑帖之争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一是丝帛,二是竹木,故有"书于帛者曰帖,书于竹木者曰简册"的说法.造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