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刘邓大军身陷绝境,地下党员廖运周悄悄让出一条生路
相关推荐
-
高树勋是解放战争第一个起义的国军将领,为何说对他处理不公道?
在四年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共策动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的部队高达177万人,其中有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1400余名.在这些起义部队和将领中,最早起义的是1945年11月1日在武安县和平改编的高树勋 ...
-
千里跃进大别山(五)战役阶段定义浅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唯物主义辩证法看木之长者固其根本,仍需要枝繁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仍需要依靠枝繁叶盛光合作用来促进树木的生长:流之远者浚其泉源,仍需要水流之顺畅,顺其性 ...
-
最大的一次突围,60万大军在敌人包围下消失,成就军事史上的传说
观古今看世界 1938年5月初,日军发出了密令,日军侵略华北和华东的13个精锐师团共计30万人兵力,分为6条路,迅速前往徐州地区.这条命令是日本陆相杉山亲自下达的,为了保证命令的执行,日本陆相杉山命令 ...
-
解放战争,二野最大的一次败仗,损失近6万人马一年都没恢复元气
二野,是解放战争时的主力部队之一,打了不少精彩的战役.上党歼灭国军13个师,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接着又打了五战五捷,打出了刘邓大军的气魄,一直到围歼黄维,获得了中原战争的胜利,二野都打的非常出色,但 ...
-
血战双堆集:刘邓大军险些失败?如何化险为夷,全歼国军第一王牌
血战双堆集:刘邓大军险些失败?如何化险为夷,全歼国军第一王牌
-
谁说薛岳外战凶狠似狼难对付?粟裕出马,三次内战直接把他打自闭
回顾解放战争,相信后世的我们总会有同样一个感觉: 抗日战场上凶猛无比的国军将领,怎么一到了内战就被打得畏手畏脚? 就拿山东战场来说,在这片土地上打过的张灵甫.王耀武.欧震以及李仙洲和薛岳等人,放到抗日 ...
-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仁的原型是谁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引来了观众的围观.宪兵的靴子踩在地面上,发出"啼啼踏踏"的响声.一队宪兵押着一名袍哥首领路过街口,引发了一阵骚动.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此 ...
-
周总理为什么是“特工之王”?《大决战》用3处细节,作出了回答
1927年,老蒋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七一五"事件,残忍杀害进步人士! 通过这件事情,主席深刻认识到了,在中国,没有自己的武装,就没有生存权.因而在后来的"八七会议&qu ...
-
刘邓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大别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背河反击(13):跃进 8月7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部12万人兵分三路,突然甩开国军,向大别山挺进. 8月11日,中原局.野直.2纵在虞 ...
-
大决战:10位国军将领都不是省油的灯,扮演者也不是泛泛之辈
由高希希执导的<大决战>播出后,收获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该剧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线,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剧中戏骨云集,强大的演员阵容堪称"神仙打架"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否实现了战略决策
经过千里跃进大别山上述多篇文章描述了所了解能查到相关资料集,基本介绍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从战略决策缘由.跃进大别山艰难曲折过程.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党中央毛主席的三路大军逐步挺进措施及各阶段经历大小战役,那 ...
-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红军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很神奇?
1960年,面对访华的英国前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主席明确表示过: 三大战役算不了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那么,四渡赤水究竟有多重要?究竟有多经典?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在第五次反围剿 ...
-
淮海战役国军八万士兵离奇消失,之后下落不明,老蒋得知十分郁闷
一九四五内战爆发 自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那天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之后,我国也是彻底地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但是没过多久,以老蒋为首的国民党一方便开始发动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全面内战,在内战爆发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