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八万士兵离奇消失,之后下落不明,老蒋得知十分郁闷
相关推荐
-
《大决战》陈赓为何先打后退?引黄维入口袋,刘邓大军布局钓大鱼
<大决战>剧照 文:青源阳阳 老蒋无路可走,仓促之下,老美不情愿的剩余支援成了老蒋的救命稻草. 电视剧<大决战>已经更新到第三十四集,此时的老蒋已经痛心疾首,刘峙在徐州的布局让 ...
-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孙良诚率军起...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孙良诚率军起义被总理拒绝,要求他只能投降,然而他投降后却杀害我党人员再度反叛. 解放战争到了1948年,国民党军整日溃败,大量国民党将领看清了形势,转到我军的阵营中,我军也 ...
-
黄维,此人是最被低估的国军将领:比大部分同僚靠谱,却被讥讽了数十年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4期.建国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关押的一众原国军高级将领当中,黄维一向被认为是书呆子.顽固不化之人:改造了二十多年,才在1975年被最后一批特赦出狱.很多朋友谈到黄维,都认 ...
-
淮海战役的“幕后功臣”,国军部队神秘消失,司令员不知所踪
原创2021-07-09 17:53·历史有点冷 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这是事关国民党生死存亡的一战,蒋介石对此高度重视,然而两军交战正酣之时,第十六兵团却突然"消失"在了 ...
-
1981年,垂死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我想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台湾媒体在说起郭汝瑰此人的时候,送了这位"红色特工"一句诗:"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在残酷的战争之中,交战双方较量的地方不仅仅是正面战场,还有无数隐 ...
-
被包围还抢钱抢粮,国军在陈官庄凄惨而又荒唐的日子
1948年12月,国军杜聿明集团在解放军的重围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自11月30日撤出徐州以来,行军混乱,且疲惫不堪. 李弥的第13兵团.邱清泉的第2兵团.孙元良的第16兵团,共三个兵团加上裹挟 ...
-
淮海战役4:逆转中原(中)
淮海战役4:逆转中原(中)
-
胡闹,1955年我能授衔中将
昌平一家亲 2021-09-05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 ...
-
如果李弥兵团等一下,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免于覆灭?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 ...
-
淮海战役国军老照片:士兵在看军官吃肉,女兵蹲地抽烟,满脸愁容
抗日战争结束后华夏硝烟并没有消失,在外地被驱逐后,曾经暂停的矛盾再次凸显,解放战争拉开序幕.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我军消灭及改编了国军55.5万人,取得了极具战略意义的胜利. 但在歌颂胜利 ...
-
德 国记者拍的淮海战役国军照片:士兵看军官吃肉,图7女兵蹲地抽烟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最终使得徐州剿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 ...
-
解放长春军队伤亡很小,但老百姓的伤亡人数与淮海战役国军伤亡相当
1948年上半年,国军在东北的局面急转直下,越来越紧张,只能不断收缩兵力,最后将东北的五十万国军收缩到了锦州.沈阳和长春三个城市,其中锦州守军约十多万人,长春守军约十万人,其余都集中在沈阳.这时候蒋主 ...
-
淮海战役—国军2名中将被毙、3名中将自戕、124名将领被俘
1948年9月,当济南战役仍在激烈进行中,粟裕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着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
-
《近代名将传奇·185》他是淮海战役国军总司令,上任时说的话豪情万丈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近代名将传奇·185>他是淮海战役国军总司令,上任时说的话豪情万丈 抱歉,这个视频公众号审核未通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下面是文字 ...
-
淮海战役国军总司令,曾孙女是“华人之光”
提起淮海战役,熟悉近代史的人都会津津乐道,比如"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两位元帅刘伯承.陈毅,但国民党方面的总司令是谁呢? 在国民党方面,这场战役被称为徐蚌会战, ...
-
小职员教师被刊登上报,外国上司才发现:他是淮海战役国军总司令
大图模式 "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莎士比亚 其人看似愚蠢,什么事都做不好,但实则精明,将人心把握的恰到好处.既不会抢了别人的风头,又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
-
淮海战役中“袖手旁观”的白崇禧,为何离奇死亡?
白崇禧,回族,字健生,广西桂林临桂县人,生于1893年,暴毙于1966年.他是新桂系仅次于李宗仁的二号人物,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担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等重要职位.军事上颇有见地,曾有"小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