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可能源自小时候“太听话”

《伤仲永》的故事人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没有活出自己的童年,早早陷入了大人的功利性的圈子当中。

本来天真烂漫的童年的纯洁的心灵,过早地蒙蔽在成年人的金钱、功利和相互利用以及炫耀的氛围当中。

他失去了童年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塑造的过程,本来应该从天真烂漫到逐步成熟,然后逐步进入真善美的、理智的、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被成年人的世界拔苗助长式地扭曲了正常的心理成长历程。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理解。

当成年人在抱怨孩子没有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快乐有价值的人的时候,是否成年人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是不是过早的用成年人的世界去给孩子套上了一个精神世界的枷锁呢?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潘多拉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当中,讲到伊甸园中的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结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禁果的果实特别甜,由于被禁止食用,反而人们尝试的欲望和想法更加强烈。

希腊的另一个神话也说的是这种现象,在这个神话当中,潘多拉好奇地打开了被宙斯禁止打开看的魔盒。结果打开以后,潘多拉就把一切不幸降临到了人间。宙斯越是禁止别人偷看他的魔盒,潘多拉就越想看个究竟,潘多拉这种欲望就越来越强烈。所以这种禁果逆反的现象就被称作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说明人的求知欲是不能压抑的,需要以合理方式方法逐步进行答疑解惑,人的认知思维也就在此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

人在童年的时候,如果太听话了,但是好奇心实际上被压抑了,觉得只要听话就好,可以得到周围人的赞赏等等各种各样的好处。至于原因,就不敢再问了,反正按照大人的去做就行了。

实际上这样不仅失去了童年锻炼思维认知的能力,更会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成人以后往往会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旦外界机会来了,突然释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导致成年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状态。

因为儿童时代,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大人们打磨干净了。

研究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们成长过程中当中的普遍的行为。当成年人在教育儿童时,告诉他们听话,这样就能得到好处的时候,其实成年人就在告诉儿童对很多事物不要去研究,去问为什么,只要简单的听话就行了。

成年人这种简单粗暴的禁止,会产生三种后果。

第一种就是产生上面论述过的结果,儿童长大以后失去了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往往遇到成年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事情的时候,不会理性地处理。

第二种是用情绪来代替理智,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甚至危险的行为,遇到什事情的时候,因为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又不得不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往往就是情绪上头。用情绪代替了思考,用愤怒代替了冷静。

现在看看成年人世界,很多人在职场上表现为职场暴力;在校园里的表现为校园霸凌,其实都是源自于童年时代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得不用简单粗暴的这种方式来进行人际交往。

第三个后果就是好奇心过度强烈,就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一样,采取一切极端的手段去探究埋藏在心底的那种疑惑,甚至形成一种癖好。这就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了。

所以成年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其实主要源自于他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受到了错误的对待。当然,如果在成年以后自己没有意识到过去的影响,没有主动自我纠正,就会顺着这种惯性认知和行为模式,导致自己错误百出,甚至付出严重的代价。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参与决定自己的命运。他认为影响人的成长有三个要素,即遗传、环境和创造能力。其中创造能力起重要作用.它与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才可以克服人生障得。

很多在心理学历史上做出重大成就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童年虽然经历了曲折甚至磨难,但是这反而促使他们自我改变,自我学习提升,不仅治愈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

一个人在此思维成长过程当中,不能以是否听话、是否懂事儿来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而应该综合考量他的思维模式,是否得到了健康的正确的发展。这才是从源头改变。虽然成长过程中经受了错误的遭遇,但亡羊补牢,未为迟晚,只要发现自己的心理和认知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