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北宋贤臣范仲淹怎样交朋友
相关推荐
-
范仲淹曾接济的穷秀才竟成为哲学家,所谓的范文正济秀才是怎么回事呢?
宋朝是理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在宋朝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宋初三先生的贡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孙复.石介和胡瑗. 说到孙复,据史料记载他曾于天圣五年(1027年)到天圣六年(1028年)间在应天书 ...
-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185
185共治天下 范仲淹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宋朝已经立国五十余年.历经三代君主的积淀,文治的风尚早已深入人心,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崇文的氛围空前高涨. 如果说,宋朝初年,赵普等没有科举功名的官吏还能在朝廷 ...
-
《清平乐》中范仲淹出场被怼,历史上的他做了何事改变应天书院?
<清平乐>开播,文人中晏殊出场最早,随即便是写下<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范仲淹的名字在电视剧的第一次出现,是晏殊被贬应天府知府还未离京时给宋仁宗上书,表示自己想要改变书院的育才方 ...
-
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结果他一生三次被贬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迫于生计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遂改名朱说(yuè).年龄稍长,他得知自己的身世, ...
-
终生伯乐范仲淹
<苏州日报>2020年11月21日 B01版 闰文文絮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著名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一生为官清廉公正,刚正不阿.他在苏州任知州 ...
-
范仲淹⑤:回到母校当校长的滋味,爽啊!
范 人物志 仲 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范仲淹 5 执教兴学 27岁,范仲淹从应天书院毕业离开的那一年,不会想到,12年以后,他将以"校长&quo ...
-
文韬武略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丨 仓央容若 ...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终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嘉靖临终传授治国之道没有提到赵贞吉,太正常不过了.会做官的赵贞吉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在无意中得罪了裕王和整个天下. 契合史实的需要 尽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
-
满清治世贤臣,死后遭人挖坟鞭尸,凶人还是自己曾经的门生
满清治世贤臣,死后遭人挖坟鞭尸,凶人还是自己曾经的门生 文 | 韦爵爷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满清治世贤臣张之洞被葬于张氏祖茔,和早年去世的三位夫人合葬在一起!历经清末民初的乱世,张之洞的墓一直安然无 ...
-
西夏对北宋发动三次大战役,均大获全胜,为何却又向北宋称臣?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十一月,党项族一代雄主李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并改元天授礼法延祚. 但是,中原的北宋王朝却 ...
-
范氏家族 | 北宋“第一流”的范仲淹,他的家族为何能绵延八百年之久?
提到范仲淹,我们最熟悉莫过于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但能被后人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凭的可不止他的文墨. 作为文臣,他诗词文无一不通,留下诸多名篇, ...
-
【转】一代贤臣左光斗,为何斗不过一个文盲魏忠贤?
历代所谓的学富五车的贤臣基本都斗不过"文盲",究其根本是斗不过皇帝,不管多么受宠的宦官,实际上其权势都是来自皇帝的宠幸,只要皇帝宠幸,皇帝的家奴和皇帝的大臣谁更亲近? 更何况,宦官 ...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一):年少家贫,苦读及第
导语: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qu ...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二):直言敢谏,仕途坎坷
导语: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眼看渔民们在风波里艰难生存,只为达官贵人桌上的一顿美餐,范仲淹感慨 ...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三):沙场点兵,统军御敌
导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已逾五十四 ...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四):文表人品,高风亮节
导语: 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殚精竭虑,到地方为官他保土为民,在朝廷执政他改革图强.由于政绩出色,人们往往注重范仲淹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战略,却很少注意他的文学成就.其实,范仲淹作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在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