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大剂量的姜汤不会上火?
相关推荐
-
【安宁饮】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致齿牙破损而作痛
安宁饮用于因过食肥甘,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虫生于牙而致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 [处方]玄参5钱,生地5钱,麦冬5钱,白薇1钱,骨碎补5钱,天门冬3钱. [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 ...
-
【柴胡桂枝干姜汤: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炙甘草及其运用:剂量比值为8:3:3:2:4:2:2。“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两见: 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第147条, 二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 ...
-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证竟是“下利”?
导读:今天学习跟着刘渡舟先生复习"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赵本<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
-
王幸福:白术一定要用大剂量,而且必须生用,最好打碎!
简介:王幸福,大学文化,中医世家,祖籍河南,飘零豫陕,落叶西安.16岁起随祖父习医,诵读岐黄,18岁从西安知青下乡,悬壶农村,独自行医,中途泛览诸子百家,研治各种病症,亦医亦官,晚年摒弃其他爱好,专心 ...
-
【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慢性胆囊炎】
女患,56岁,1990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从北方迁居四川不久,即感肩背酸痛,纳差体倦,自忖为"水十不服"而就医.医曰"蜀多雨湿,挟风寒而成痹,所以肩背酸痛:纳差体倦者 ...
-
胆热脾寒证,柴桂姜汤主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增,且因长期不规律习性等导致寒热错杂病证.内寒湿热交织互见,却又不得不忍受积劳成疾的折磨. 患者诉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一如既往的相信中医,找了个老一点的中医医治.可问 ...
-
姜汁,是生姜榨汁还是熬姜汤好?这些经方用药技巧你清楚吗?
姜汁,是生姜榨汁还是熬姜汤好?这些经方用药技巧你清楚吗?
-
皂独附姜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第 1804 期 作者 / 袁惠民 张连同主编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 ...
-
校友岳小强 | 小强说《伤寒》之三——谈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