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年,七成科研人员感到“身心俱疲”,如何缓解?
相关推荐
-
倦怠了怎么办
Whether working from home or not, many people are feeling burned out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
-
又一位“杰青”逝世!年仅45岁!
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消息,2021年4月8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勇教授因病逝世,享年45岁.赵勇在202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这是短短一个月里,逝世的第 ...
-
如果把养娃当成一种职业,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 万物科学说明书
大家好,我是大致. 最近看了那个鸡娃的文章,还有之前的关于家教和黄庄妈妈的报道.可能是我本人还没能有幸(或不幸)拥有一个娃,被海淀之卷深深震惊之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篇报道里,被育儿压得喘不过来气.通 ...
-
能不能允许大学教师“慢一点”?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慢教授> 作者:(加)玛吉·伯格.芭芭拉·西伯 译者:田雷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雅理译丛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2001年,美 ...
-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医学解释
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还记得这首神曲 ...
-
香港中文大学民调:近四成家庭收入因疫情减少,七成担心经济萧条
香港讯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超过一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近期就疫情对本地经济现状和前景的影响访问了市民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38.1%)受访市民家庭收入因为疫情减少, ...
-
疫情后七成人群减少线下需求,公募REITs一日售罄——财富管理及数字化转型周观察20210608(总第343期)
银行业 01.行业观察丨调查显示:疫后近七成人减少线下需求,约85%更爱线上了 融360维度调查发现,对比疫情前的消费习惯,37.69%的受访者表示大幅增加了使用银行线上服务的频次,47.04%的受访 ...
-
Science:新冠低质量论文泛滥,科研人员不该“趁疫情危机”丢掉道德使命
在这场 COVID-19 全球大流行中,首批出炉的许多论文都设计得很糟糕,没有很好的论据,或者报告的方式有失偏颇:而之后发表的论文大量重复,有些研究甚至将目的放在如何受到媒体极大可能的关注上. 新冠相 ...
-
张明 | 年轻科研人员成长的“七种武器”
作者: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来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注:本文为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关于年轻科研人员成长成才座谈会上的发言实录,笔者进行了修订与润色 ...
-
科研人员发展出成体耳蜗再生外毛细胞新策略
9月3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志勇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同时过表达Atoh1和Ikzf2促进成年耳蜗支持细 ...
-
716.7亿!七成地块自持,杭州开发商“杀”疯了!
杭州首批集中供地57宗涉宅地块土拍大战正式开打!位于钱塘新区.主城区和萧山区的32宗地块率先出让. 此次土拍可是开发商今年主要的"口粮",为了拿地使出了全身解数.有些开发商憋了半年 ...
-
如何做到长寿?科研人员解码“极长寿”人群基因组
作者|辛雨 近日,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10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往往拥有独特的基因背景,使其身体能更有效地修复DNA.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eLife. 这是人类首次对"极长寿"人群 ...
-
提升科研人员的幸福感,从改写科学新闻标题开始
学校主页上经常蹦出来"我校引进人才XX在顶刊上发表论文"的新闻,作为阅读者的我们感受到的大概率只能是发表这件事情所带来的荣誉,而不是科学研究本身所带来的满足感. 撰文 | 张艺琼 ...
-
教授建议:科研人员压力太大,要培养一些吃喝玩乐之类庸俗的爱好
本文转载自刘忆宁科学网博客 作者:刘忆宁 前段时间一位杰出科学家不幸去世,前几年有次在某校主楼西侧的公告栏里竟然同时贴了三张讣告,分别是30多岁.40多岁.50多岁,对家庭对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近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