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还记得这些历史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数据吗?
相关推荐
-
邂逅版纳(二十五)
邂逅版纳(25) 何国芬 李人毅 作者自述 · 知青奶奶 在我钓鱼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C字型的二层楼建筑群,挤挤巴巴地住着二十多户人家,这里就是景洪农场五分场的第九生产队.常见到几位老人坐着椅子晒太阳 ...
-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 作者 张炳烈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作者 | 张炳烈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一时间, ...
-
一代知青的楷模侯隽
扎根农村甘愿吃苦受累 被称赞为"自动下乡的好典型" "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 "特别的姑娘" 1962年,侯隽响应党" ...
-
广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胡祖谟 01 下放知青的分类 1968年底,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广德县虽地 ...
-
1968年至1980年,先后有4414名知识青年落户华县农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无法升学 也无法就业,成为一个严重的 ...
-
远飞的大雁
本文作者:杨连 八月金秋,清风凉爽.辉腾梁下,红旗招展,锣鼓欢腾.民族小学和汽车站的马路两边,人山人海,鲜花怒放.欢迎的人群,一直往南延伸到去往旗下营的公路边.时间己近中午,疲惫和饥饿吞噬着人们的意志 ...
-
藏书史料|《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朱政惠、金光耀 主编 (2004年)
<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朱政惠.金光耀 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知青部落>作者简介 朱政惠(1947-2013),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上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缑乡记忆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始
编者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历史不能只记载一个行动, 而必须记载一个时期和与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涉及一个人或更多人的一切事件--不论有些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多不连贯." 一.50 ...
-
【四季散语】任中恒︱龙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伊始及代表人物
龙江县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伊始及代表人物 文/任中恒 一.龙江县知青上山下乡历史时况 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掀起的那股知青上山下乡的潮流,一直持续了十七年,大体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及命运. 三年自然灾 ...
-
知青馆,上海知青之家 ——上海3日(11)
★旅游地点: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之知青馆 参观完志愿军文献馆出来,外面的雨下得越发大了,用倾盆大雨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要我们呆在原地不动,又实在不是我们的性格.一眼看到旁边的知青馆,虽然看起来规模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