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南昌起义保留下中国革命火种,天心圩整编造就一支威武之师|中国革命|天心圩
相关推荐
-
朱德,在战争中很少指挥作战,为何被评为是十大元帅之首?
原创2021-07-29 16:18·历史品监管 朱德被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为"红军之父",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表彰朱德的功绩,朱德担任了新中国的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 ...
-
秋收起义部队原本要南下会合南昌起义军,中途为何突然转向井冈山
编辑搜图 ▲秋收起义油画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工人纠察队及农军近5000人,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湖南省会长沙合围而来.但由于敌强我弱的形 ...
-
我游延安之感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我的眼里,又是如此的神秘和遥远.一直以来,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自媒体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 ...
-
【灵璧游记】那一年,这些灵璧人登上了井冈山
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文/同龄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过<八角楼的灯光>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就知道"朱毛"会师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 ...
-
奔赴井冈山
井冈山,属于南岭的北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东起永新的拿山,西至湖南酃县的水口,北起江西宁冈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黄坳,方圆275公里.论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距茨坪12. ...
-
上山与下山的辩证法
上井冈山,是为了保存力量:下井冈山,是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两者从思维方式和思想路线来说,体现的都是科学决策的结果.实事求是的要求. 井冈山上有一处碑林,碑上均为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以 ...
-
南昌起义后为何南下?原本有个宏伟计划,可惜没来及实施
南昌起义是三大起义中最宏大的一次,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它的后续. 这次起义是革命出现低潮,国民党公然分裂时期的一次反击,共产党动员了所有可以掌握的革命力量. 起义的部队首先是张发奎的二方面军.在参加 ...
-
《浴血荣光》书评:为什么这个百年大党英雄辈出
(全文1900字,读完预计需要5分钟)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1921年成立了最初只有50多人的党,28年后竟然夺取了全国的政权: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1927年建立了一度只剩 ...
-
朱德没打过一次大仗,为何能成为元帅之首、红军之父?
原创书雪历史2021-05-19 15:36:25 提起朱德元帅,想必每位读者对于他和毛泽东"朱毛"并称的美谈耳熟能详,但要说和林彪.彭德怀元帅,甚至是粟裕上将这些,我军在解放战争 ...
-
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电影《建军大业》观看感
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电影<建军大业>观看感 "八一"建军节前夕,我陪家人一起观看了<建军大业>这部影片. <建军大业>是继<建 ...
-
仅两千人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如何在重重围困中走上了井冈山
编辑搜图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底,南昌起义军终于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南下进入广东境内,曾经23000余人的队伍已经仅剩万余人枪,但他们身后的追兵仅中央军钱大钧第32军就有近2万精锐,如果不能 ...
-
共产党人是一群忘记“我”的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包围和封锁,加上国民党宣传工具的诽谤.丑化,无论是国统区百姓还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都被严重歪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又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