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4
相关推荐
-
妇科名家 月经病用药规究律数据挖掘研究
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常见月经病用药规究律数据挖掘研究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骆赟韵, 目录展开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第二章 研究内容 第三章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等 ...
-
王大经-中医著名医师
王大经-中医著名医师 王大经,字若愚,北京市人,生于1915年,卒于1990年.1935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习.建国后,1957年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9年, ...
-
(1) 医理探讨:摘录一段:张锡纯重用熟地的医案
张锡纯在老家的时候,他们邻村泊庄有一姓高的妇女,这位妇女身体特别弱,"资禀素羸弱",禀赋不好.这次得了外感的温病,热症,五.六日以后,"痰喘甚剧",就是咳痰,喘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4
一. 睡觉时头北脚南,顺地球磁场南北方向睡觉,会产生生物磁场效应,使体内的生物电压电流增加,体内器官和机能得到调整和加强. 二. 青春期面部痤疮,每天饭前饮用新汲冷水一碗,大便稀无妨,据说效良好.此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27
一.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胃寒呕吐,生姜半夏相伍效佳. 湿热呕吐,苏叶黄连为必选之品. 胃虚,水药俱不能受之呕吐,伏龙肝有立竿见影之效.伏龙肝质重性降,气香性温,暖脾温胃镇吐. 治呕吐偏方:苏叶1~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31
一. 牡蛎与赤芍.海浮石相伍有软坚散结,化顽痰之殊功,临证对咳喘之人痰粘难咯者可用之. 二. 清代医家汪文绮说过:"治咳嗽者,外感仅得其半,孰知肺肾相关,以土生金之理?"咳嗽之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8
一. 邓铁涛教授治风心病时,对利水和消瘀,强调中病即止,切勿过急过猛,或饮以重剂.利水过快易伤阴,祛瘀过剧多耗血破血,徒加重病人临床症状. 二. 齿松动龈肿,病在肾胃,所病为实,每责之于胃.久病肾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