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6

(0)

相关推荐

  • ​第二章补益之剂

    一.概说 补剂: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四类. 阴虚: 肾水.阴液不足, 肾中真阴虚, 阴虚使肾水不能上济以养肝木,引起肝阴不足,还可上盗母气(肺金为肾水之母)损耗肺阴,导致肺阴亏损. 症见: 身体消 ...

  • 高血压浅论

    高血压之病,今人多有.西人的治疗是用降压药,如果效果不好,就加大剂量.最后若是还治不好,或者引起了并发病,病人也不会抱怨,觉得这确实是治不好.极少有人抱怨西医的治疗不得法. 其实血压高本身不是病,这只 ...

  • 中医内科学——水肿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阴阳解析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阴阳解析 水肿肾阳衰微证候: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增多,腰部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6

    一. 桃仁承气汤加虫类利尿通闭活络之品,治疗腰伤之症二便不利者疗效甚佳. 二. 泄泻原属脾胃为病,久则必损肾气,肾火不足,固摄无权,久泻不愈. 三. 在内伤杂病中,郁为致病之主因,先贤有"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16

    一.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病遇到困难时思路和钥匙是朱老行医70载的经验积累.主要观点有:"怪病多有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必及肾&q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4

    一. 睡觉时头北脚南,顺地球磁场南北方向睡觉,会产生生物磁场效应,使体内的生物电压电流增加,体内器官和机能得到调整和加强. 二. 青春期面部痤疮,每天饭前饮用新汲冷水一碗,大便稀无妨,据说效良好.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