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 理,证,治,III: 瘀血

(0)

相关推荐

  • 《陈潮祖医案精解》——痛经(二)

    张某,女,21岁,2004年4月12日初诊. 患者为本校本科学生,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5〜7/27〜30天.月经初潮伊始,经期小腹冷痛,但尚能忍受,最近1年痛经加重,上月痛经尤甚.每逢经前二三天则 ...

  •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温通气血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温通气血之良方,临床上不仅限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术后或急慢性炎症, 以无热证或热证表现不明显者效果较好,对热证较重者不适用.临床上单纯的血瘀病症固然不少,但很多是夹杂证, ...

  • 《证治准绳·杂病》痛痹

    留着之邪,与流行荣卫真气相击搏,则作痛痹.若不干其流行出入之道则不痛,但痿痹耳.随其痹所在,或阳多阴少则为痹热,或阴多阳少则为痹寒.虽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至四时刺逆从篇,于六经皆云有余不足悉为痹 ...

  • (十七)小柴胡汤——乳癖,腹痛,闭经

    193乳癖案--米子良医案 白某,女,37岁,2011年4月4日初诊.患者经当地医院B超诊为双乳腺增生(纤维瘤约3cm x 2.6cm):甲状腺多发结节.症见乳房时胀痛,两乳房外侧可扪及肿块,质较硬, ...

  • 抵当汤加减化裁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水蛭6g虻虫6g桃仁9g大黄9g上4味,以水500ml,煮取200ml(每煎取100ml),去滓,温服100ml. [功效]荡内热,破瘀血. [主治] 主证:少腹急满硬痛,小便自 ...

  • 倪海厦论中医:妇女痛经,兼治下身瘀血,受伤

    导读:倪海厦,美国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倪师论述: 汉唐36号 天青丸(妇女痛经) (兼治下身瘀血,受伤) 此丸与汉唐-35相对应, ...

  • 治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验方

    ----------------------------------------------- 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 药方:丹参.益母草.香附各9克,水煎服. 来源:<陕甘宁青中草 ...

  • 萧龙友临床惯用方 : 治外伤瘀血,善用七厘散

    导读:萧龙友先生的名声自不用小编赘言了.本文着眼于萧龙友先生的点滴经验,介绍了其临床惯用的方剂,并加以阐述. 萧龙友临床惯用方 主编/杜惠芳 治外伤瘀血,善用七厘散 萧龙友先生治病各种剂型都用,不限于 ...

  • 这个治一切瘀血症的方子,不当服用,会有两大副作用

    清代名医王清任说:"古人立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 其创制的血府逐瘀汤,正是他和后世医家屡次效验,可治多种病症的好方. 有关'血府'的说法,<内经>早有记载: ...

  • 【黄海龙:加味生化化瘤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证属寒凝瘀血者】

    加味生化化瘤汤 组成:丹参15克,益母草10克,制香附10克,当归10克,炮姜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制乳香5克,制没药5克. 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

  • 正体类药/扑伤之症治验/瘀血作痛

    血脱烦躁 有一患者,两胁胀闷,欲咳不咳,口觉血腥,遍身臀腿胀痛,倦怠不食,烦渴脉大,此血脱烦躁也,与童便酒及砭患处,出死血糜肉甚多.忽发热烦躁汗出,投以独参汤三剂少止,又用补气血.清肝火之药数剂,饮食 ...

  • 『古方新解』《类证治裁》血症论治的特色

    清代林珮琴编著的<类证治裁>,对多种出血的病因.部位.症状.颜色.性质.脉象论述较祥,其以脏腑辨证为主,分别对吐血.衄血.蓄血.溺血.便血一一列举了治则方药. 辨出血的主因 林氏首先在血症 ...

  • 化瘀通痹汤治损伤瘀血后遗症

    原创紫竹仙姑 紫竹仙姑 今天 注意:不要买到假药,例如过期发霉的药,中药最易发霉,发霉的药不但不治病,还会吃出肝癌病,很多人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殊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疗效,现在很多人 ...

  • 汉唐方剂讲解HT-036:天青丸(妇女痛经) (兼治下身瘀血,受伤)

    注:汉唐方剂讲解系列,是紫极先生对倪海厦老师的汉唐100方进行系统透彻的讲解,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对方剂的遣方用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蓝色字体为倪师原文,黑色字体为紫极先生的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