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

(0)

相关推荐

  • 李惠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24): 作者:李惠  2017年03月01 今天背诵伤寒论143条时觉得不是特别理解,于是查找资料,把热入血室证整体的理解了一遍,热入血室证的成因是在患外感病期间,或者是太阳病,或者是 ...

  • 百位名中医的经验方!赶紧收好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经典方更是代代相传.6月19日,在2021长三角健康峰会暨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上,新一届江苏省名中医"百首效方"发布! 这些药方都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确有 ...

  • 姜还是老的辣(下)

    现代西医治疗很多疾病都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终身服药,比如说高血压,比如说糖尿病,因为你不敢停药,一旦停药,血压就升高,血糖.尿糖就升高.这种情况算是有效治疗吗?西医的观点是,目前无法治愈,只能控制.但 ...

  • 消掉患者6年的胆囊息肉

    消掉患者6年的胆囊息肉后,我明白:手中的刀坏了,再有本事的中医,也没办法帮患者摆脱疾患. 我们知道,中药就是中医手中的刀,辅助中医披荆斩棘,游刃有余,如若这刀出现问题,再好的医术也都是白搭. 年近七旬 ...

  •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 中医临床常用药对

    麻黄 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相须.麻黄 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麻黄 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麻黄 熟地:麻得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络治阴疽,滋阴平喘,治肺 ...

  • 中医泰斗李可用药经验分享,非常珍贵!

    导读:李可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才识超绝,医术精湛,并自拟处方三十多首,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 一.谙熟药性权衡剂量方可提高疗效 中医看病,主要是诊脉.辨证.用方.方由药组成,谙熟药性 ...

  • 【中医】中医临床常用药对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药对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可分为药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 ...

  • 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组:​​​气虚:黄芪、白...

    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组: ​​​气虚:黄芪.白术.人参 血虚: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阳虚:熟地.山茱萸.附片.肉桂 ​​​阴虚:生地.麦冬.玄参.地骨皮 头痛:川芎.蔓荆子 ​​​失眠:酸枣仁.百合.夜 ...

  • 施今墨丨中医临床常用药对总结(收藏)

    中医内科常用姊妹药: 麻黄 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相须.麻黄 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麻黄 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麻黄 熟地:麻得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络 ...

  • 中医用药经验分享1、干姜与厚朴同用,治寒...

    中医用药经验分享 1.干姜与厚朴同用,治寒饮堵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芪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迫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 ...

  • 中医用药经验分享1、治冲气上冲,并夹痰涎...

    中医用药经验分享 1.治冲气上冲,并夹痰涎上逆之证,必于龙骨.牡蛎.半夏.赭石等降镇药中少佐厚朴以宣通之,则冲气.痰涎下降,而中气仍然升降自若,无滞碍. 2.金银花.牛蒡子并用,善解疮疡热毒,又可预防 ...

  • 名医经验:细辛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常见药对如下: 细辛--麻黄 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