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四)
相关推荐
-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导读:怎样治疗少阴兼太阳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太阳证的治疗,要根据少阴阳虚的程度,确定表里先后的治则.若以阳虚为急,虽有表证亦当用四逆汤救里,待阳气恢复后方可解表.否 ...
-
两感病长期携带
太阳少阴为表里,怕风怕冷,桂枝汤加上麻附辛■ 少阴寒化症的结核病.甲亢.食道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六经辩证就是六合,例如太阳少阴为两合,两合者两经无病:两不合者,少阴太阳同时而病.太阳是 ...
-
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原文302
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原文302 [郑论] 按少阴病,虽云二三日,并未现出病情,统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又云无里证,是邪在表分,而非少阴证也 ...
-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浅析,如何认识三阳三阴病,一次讲明白!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浅析,如何认识三阳三阴病,一次讲明白!
-
伤寒论六经辨证总结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四)_斋戒_新浪博客 和另外 2 个页面 - 个人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四)(2008-03-21 12:10:01) 转载▼标签: 健康第四节 表部兼.合证一.麻黄汤证1.麻黄汤主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 ...
-
原创伤寒论六经辨证传变图示(速成版)
之前推出的"二旦六经辨证体系",不少人都理解不了阴旦证和阳旦证.那就再弄个简洁版六经传变图吧
-
张仲景伤寒论整体观图及伤寒诀发微,奉送给...
张仲景伤寒论整体观图及伤寒诀发微,奉送给各位中医同道.感谢今日头条!之前关于麻黄汤和桂枝汤的阐释,这里有详细介绍[大笑] 长图 长图
-
原创张仲景伤寒论整体观图及伤寒诀发微,奉...
原创张仲景伤寒论整体观图及伤寒诀发微,奉送给各位中医同道.伤寒得意集之前关于麻黄汤和桂枝汤的阐释,这里有详细介绍[大笑] 长图 长图
-
经典——伤寒论(四)
要点四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208条)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 ...
-
伤寒论六经辨证很难理解?少阳、厥阴到底是啥?今天给你讲明白
伤寒论六经辨证很难理解?少阳、厥阴到底是啥?今天给你讲明白
-
岐黄书斋丨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2讲 试论《伤寒论》条文组织排列的意义
<伤寒论>的文章结构,是以条文形式组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 ,有398 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以表达辨证论治,因此,学习<伤寒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理 ...
-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内容有哪些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内容有哪些 推荐内容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内容有哪些 中医 最佳答案 六经辨证: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