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相关推荐
-
附子巧用疗效广,重剂急救危重症
图*国家首届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味辛性温,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 但生附子有大毒,用之不当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而炮 ...
-
经方类解(六):麻黄汤类方之温阳解表类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 ...
-
虚人感冒的治疗思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06-09 06:01 投诉 阅读数:27794 来自专栏:中医理法方药共195篇a 反复感冒,缠绵难愈,中医有办法吗?有.这是虚人感冒,中医就有完整的治疗虚人感冒的思路. 有的人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4、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解:本条文描述典型桂枝汤证之一,未提及脉,桂枝汤证典型脉诊:浮缓长,阳浮阴弱.桂枝汤证病机为太阴阴阳不调和,阳不得阴润则燥.阳入阴有碍郁而化热,故头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解:少阴阳虚传经太阴阳虚下利,渴且小便色白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解: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阴虚误用温法或阳虚误用错误的温法(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皆属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 解:脉沉病标在里在阴,其本可能是里病阴病,也可能是表病阳病,麻黄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等脉皆沉,却用麻黄发汗,故能否发汗与脉浮沉无关.脉之阴阳虚实辩证 ...
-
国医大师:治疗心脏病,我用少陰病方,效如桴鼓!
仲景老衷醫 Official Account 学习仲景老衷醫 导读:<伤寒论>中的法和方,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广泛地应用于内伤杂病.颜德馨老取<伤寒论>中少陰病的方剂治疗 ...
-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 ...
-
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 ...
-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解:附子汤证病机:少阴阳虚湿蕴.脉:沉迟短虚.舌淡苔白. 口中和: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灸之:温法之意.不可拘泥艾灸. 背恶寒: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