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相关推荐
-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从这个条文可以看出,张仲景治病是以脉证为重.即使时间再久,摸的脉象还是浮弱的话,说明外证未解.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并非是过了几天,病情就不一样,然后就主观推断各种主证. 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 ...
-
什么情况下使用桂枝汤?别让错误的理解误导...
什么情况下使用桂枝汤?别让错误的理解误导了你的求学之路,让胡希恕给你讲明白[加油] <伤寒论>12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
-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2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而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而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这条啊,就是承太阳中风那一条,开始不是太阳中风嘛,就是承那一条而申明其证和治.太阳中风咱 ...
-
《伤寒杂病论 真解》之“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解:本条文当归属太阴篇. 传统理论用太阳证及营卫不和证来解读桂枝汤证,导致桂枝汤证的大部分条文无法正确理解与运用.严格意义讲,桂枝汤证属太阴病范畴,桂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爲傷寒。”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爲傷寒. 解:太阳寒闭阳宣发有碍为本,其标有二:一是阳宣发不到的地方必然阳虚,阳虚则寒.二是阳宣发有碍郁而化热.素体阳虚之人阳郁化热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満,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満,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解:本条文论述的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典型脉证.小柴胡汤证病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脉:浮数长细弦.舌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爲逆也。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爲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爲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音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4、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解:本条文描述典型桂枝汤证之一,未提及脉,桂枝汤证典型脉诊:浮缓长,阳浮阴弱.桂枝汤证病机为太阴阴阳不调和,阳不得阴润则燥.阳入阴有碍郁而化热,故头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阳明者,两阳合明(明:盛.受),为三阳之末,主肃降.阳不降则阳胜(阳实),阴不降则阴胜(阴实).阳明肃降有碍为标,其本有三:一为阳明本经病(正阳阳明),二为母病及子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