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相关推荐
-
四十二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本条表面上与12条重复,细看是对12条的简言,相互说明桂枝汤的脉证. 太阳病外症未解,见头项疼痛.发热恶寒."脉浮弱"是 ...
-
太阳病,外证(指表证而言,表证所指者狭,外证所指者广,实际并没有大的区别。)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指表证而言,表证所指者狭,外证所指者广,实际并没有大的区别.)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原文42 [郑论] 此条既外证未解,可以再汗,但脉浮弱,其正必虚,故不能助药力以祛邪外 ...
-
太阳病,外证(此处指表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此处指表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原文44 [郑论] 按病当外解者,原不可下,下之则引邪深入,为害不小.病机果有向表之势,随机而导之,则得矣. [阐释]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外证未解,脉浮弱
第42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外证其实就是表证了,为什么搁个"未解"呢? 这就说明太阳病依法服完桂枝汤,如 ...
-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个条文讲的是一种治则,也给出了具体方案. 治则就是:外证未解,不可下. 方案就是:宜桂枝汤 下面是对条文的学习注解: 1.太阳病:泛指中风.伤寒.温病.这里并没有指出是哪种,但太阳病总的表现是脉浮. ...
-
学经典悟经典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学经典悟经典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属桂枝人参汤. 太阳病,外证未除,当用汗法,反用下法,风寒入里,化热而协热下利,利下不止者,水饮为患,用桂枝人参汤 ...
-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指屡用攻下的意思。)之,遂协〔热〕而利(就是在里之虚寒,挟在表之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指屡用攻下的意思.)之,遂协[热]而利(就是在里之虚寒,挟在表之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原文163 [郑论] 按下利本非正病,因数下而 ...
-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 ...
-
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76
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76 [郑论] 按既称太阴病,应是理中汤法也.虽见脉浮,并未见太阳恶风畏寒,不得以桂枝汤发汗,即太阴兼太阳合病,亦无非理中汤内加桂枝耳.今每见脉浮,属饮食 ...
-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发汗)〔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发汗)[解外]则愈,宜桂枝汤.原文45 [郑论] 按随机调理,乃医之道,如当外解而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