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外证(指表证而言,表证所指者狭,外证所指者广,实际并没有大的区别。)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相关推荐
-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从这个条文可以看出,张仲景治病是以脉证为重.即使时间再久,摸的脉象还是浮弱的话,说明外证未解.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并非是过了几天,病情就不一样,然后就主观推断各种主证. 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 ...
-
四十二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本条表面上与12条重复,细看是对12条的简言,相互说明桂枝汤的脉证. 太阳病外症未解,见头项疼痛.发热恶寒."脉浮弱"是 ...
-
正气论的临证运用——用以助正解表祛邪
"表证"实际上是"正气"选择了以外解法祛邪愈病,欲用以"汗法"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的高度概括:正气虽欲祛邪外出汗解,但此时已超出了其自身的汗解能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44)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一.本条是42条,43条的综合症,在外证未解的情况,攻下了. 二.仲景医圣的辨证精神有以下3个方面: ①辨表里兼证,病以表证为主,应 ...
-
病人脏无他病(指病不在里之义),时发热自汗出(指间歇性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指病不在里之义),时发热自汗出(指间歇性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原文54 [郑论] 此条定是失于解表,不然,何得云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 ...
-
太阳病,外证(此处指表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此处指表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原文44 [郑论] 按病当外解者,原不可下,下之则引邪深入,为害不小.病机果有向表之势,随机而导之,则得矣. [阐释] ...
-
外证不完全等于表证
作者:王海龙 单位:易县中医医院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经方六经的实质是三个病位.两个病性构成的.而三个病位包括表.里.半表半里.那我们是怎么认识经方病 ...
-
《伤寒论》的外证=表证么?胡老指出:外证不完全等于表证
2021-05-20 16:33:24· 外证不完全等于表证 王海龙 胡希恕经方医学 作者:王海龙 单位:易县中医医院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经方六经的 ...
-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证刚开始是表证...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证刚开始是表证,即在太阳,其症状类似西医学中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然后既发咽部细菌感染,传入少阳,寒邪开始化热,由少阳传入阳明,寒邪就彻底化为温热. 四合汤中用荆 ...
-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个条文讲的是一种治则,也给出了具体方案. 治则就是:外证未解,不可下. 方案就是:宜桂枝汤 下面是对条文的学习注解: 1.太阳病:泛指中风.伤寒.温病.这里并没有指出是哪种,但太阳病总的表现是脉浮. ...
-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
农村村民常说"十指簸箕没有斗,只往外簸没处装",蕴含什么道理呢
在我国的农村,一直流传着诸多的俗语.它们都属于先辈们给我们留下来的话,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它们表现出重视的样子来.当然了,也并非说农村流传着的所有俗语都一定有道理存在.让大家重视的意思,多半也含有让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