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春 | 和嫦娥共舞
相关推荐
-
高 涛:颗粒归仓
颗粒归仓 高涛 每次看到"高陵场畔"的石槽碌碡.犁耧耙耱.织机纺车和那些马灯.门礅.木龛等农耕器具,都勾起了我儿时熟悉又模糊的记忆,似乎闻到了苜蓿草的香甜味.摔得噼啪响的泥瓦炮声, ...
-
碾场
白鹿原上--碾场 眼看着地里的麦子一天天变黄了,又到了夏季收割的季节,不由我想起60年前我在家乡白鹿原,参加农业社生产队碾场的事. 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农民的土地都入社,归农业社集体耕种.夏季收 ...
-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置身逶迤连绵的麦海中,眼望着上 ...
-
图说丨海原打场六步曲,带你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04 . Jun 在禾场上将收割的麦子.稻子.高粱等脱粒的过程叫打场.场地要选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这样把脱粒后的粮食摊开,蒸发快,粮食容易去掉水分,以利于存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一般堆有夏田作物和秋田作 ...
-
话说传统麦收-郑州日报数字报
♣ 燕英超 传统麦收不仅是一个紧张繁忙的季节,它还是一种收获仪式,更是一项农耕文化.仅麦收使用的专项农具就有:木掀.桑杈.扫帚.木掠耙.竹耙子.石磙.椤框.捞耙.镰刀.扁担.捆绳等达十多种.正是&qu ...
-
华州农村:蚕老一时,麦黄一晌
华州农村:蚕老一时,麦黄一晌 作者丨吉建军 麦梢泛黄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响起了久违的磨镰的刺啦声.人们在街巷里遇到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到哪哒去了?""刚从南安地里回 ...
-
美文共赏:收麦
收麦 [作者档案]李瑞金,笔名山之阳,1967年人,正宁西坡林场护林员.原庆阳地区财政学校财政专业毕业.自幼喜爱读书,写过诗.散文,业余时间继续坚持读书,只为更好的认识世界和人生. 享受过菜籽收获的欢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新麦/李长新
每年五月端午前后,芒种来临,山野里的"快黄快割"鸟就欢快叫了起来.房前屋后,朝阳地块的麦田就由绿变青黄.完全发黄,南风过后,金浪翻滚,散发阵阵新麦的清香. 再往南面西面的商洛山腰上 ...
-
麦收
又是一年麦梢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干燥的热风吹拂着,掀起阵阵麦浪,此伏彼起,沙啦啦作响.即将成熟的麦穗摇来晃去,好像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在我的家乡,麦子成熟得比山区要晚一些,芒种过后不几天,就进 ...
-
富平农村碾场!你还记得吗?
碾 场 文/雷志孝 碾场,也叫打场.就是小麦或其它农作物收割回来之后晾晒.碾打.脱离.除杂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碾场及其所发明的相关配套工具,是我们祖先聪明睿智的结晶,是世界上农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