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李艾产子被骂矫情:这世上除了母亲,没人能对你感同身受
前几天,一条#李艾妈妈产房外痛哭#上了微博热搜。

视频里,李艾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宫缩阵疼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李艾妈妈在病房外等候,听着病房里女儿因为剧烈疼痛发出的呻吟,忍不住坐在椅子上默默痛哭,老泪纵横,更是难过地直言:希望她不要生女儿。

在后来《新生日记》节目里,李艾说:“长这么大妈妈从没在我面前哭过,即使得知父亲去世,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也没掉一滴眼泪。”
虽然母亲早就知道要经历这些,可真到了眼前,看着女儿在产房内痛苦难耐,什么忙也帮不上的那种无助和担心,一向坚强的妈妈也扛不住了。
看到这一幕,让无数网友落泪,有着相似经历的网友,更是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疼在女儿身,痛在妈妈心,生孩子的痛只有妈妈才懂”。“
“妈妈知道那份疼才会那么心疼,最爱自己的还是妈妈。”

是呀,母爱就是这样的伟大。
它不需要在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中体现出来,也不需要特别用昂贵的物质交换,而是靠心灵的沟通和理解,母爱是这个世上最温暖的存在。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父母送自己女儿去产房是什么心情?
很想知道,父母送自己女儿去产房是什么心态,是不是有一种送修罗场的心情?是不是有送孩子去送刑场的感觉?

网友刘君君说了自己姐姐的故事:
大姐生宝宝的时候受了两茬罪,生了两天两夜。
第一次挂催产素催产,宫口扩张缓慢,两天两夜开了不到两指。
因为催产的原因,从挂上点滴就进了产房,所有消息都与我们隔绝。
我妈一直坐在产房门口,不吃饭、不睡觉、两眼通红,双眼紧紧盯着产房的大门。
只要一有护士出来,一个箭步上去,追问姐姐的情况。
结果到了晚上六点,医生给出了最后通牒:羊水浑浊,必然顺转剖。
我妈第一个说,剖、赶紧剖。
后来,姐姐全身麻醉生产完毕被推了出来,我妈妈看到我大姐这个样子,哭成了泪人。

原来眼泪真的会像豆子一样大,一滴一滴砸在我的手臂上,灼热滚烫。
妈妈不停地抚摸大姐的眼睛,竭力控制住自己的因为哭泣而颤抖的声线。
可是一张嘴还是颤颤巍巍,不断地说,睡吧孩子,睡吧孩子,妈妈在,你赶快休息。
十月下旬,已是北方的深秋时节,妈妈确是满头的汗。
后来她跟我说,那都是冷汗。
很多经历过产房外焦急等待的母亲,大概都有相同的体验。
有一种爱,疼在女儿身上,痛在妈妈心里!

生孩子的痛,你还记得吗?
扒着栏杆,调整呼吸缓解疼痛的时候,是不是看着旁边的老公在打瞌睡,恨不得狠狠掐醒他?
待产房里助产士面无表情地跟我们说“还不到时候呢”,是不是觉得她们怎么这么没同情心?

但在那个时刻,有一个人,比你还担心,比你还疼,比你还紧张……
Boredpanda上曾经分享了一组世界各地的母亲帮助自己女儿生产的照片。
这组照片来自国外一个专注于记录产妇生育过程的摄影组织(IAPBP),照片中母亲们陪伴在即将也要成为母亲的女儿身边,陪她们经历这特别的一段过程。
有苦有痛,有笑有喜悦!
“母亲紧紧抱着女儿以给她力量。”
—— Monet Nicole
▼

“坚强美丽的祖孙三代。
”—— Little Wonders Photography
▼

“你甚至能看到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爱意。”
——Vanessa Huey
▼

“纯粹的喜悦。”
——Nicci Brooks Photography
▼

“妈妈的爱给了女儿无尽的力量。”
——Light the Way Doula Services‘
▼

“母亲帮睡着的女儿梳理头发。”
—— Liz Cook
▼

“第一次当外婆与第一次当妈妈的母女,
你能感受那种强烈的喜悦与骄傲。”
——An Van Eycken
▼

“生产后精疲力尽的女儿
靠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 Meghan Hale Photography
▼

“这位产妇是个单身妈妈,
她81岁的母亲从她怀孕开始
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Lobke Koppens Geboortefotografie
▼

“因为爸爸已经激动地有点神志不清了,
所以这位新晋的外婆
帮忙剪掉了宝宝的脐带。”
——Little Wonders Photography‘
▼

“她一直坚强而沉稳地鼓励着自己的女儿,
宝宝顺利出生后,
她如释重负般地向后躺下,
所有的情绪才宣泄出来。
我几乎连相机都拿不稳了。”
—— Ashley Marston Photography
▼

这位母亲在女儿生产前,
就一直陪伴左右,
画面美丽温暖,
却又让人心生敬意。
▼

轻轻的抚慰、心疼的眼神
已经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

喜悦和感动的心情汇集,
妈妈忍不住哭泣。
▼

年轻的女儿紧紧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当中。
▼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我的爱。”
▼

“我的妈妈陪着我生了4个孩子,
给了我和丈夫最无私的支持和力量。
这是我最小的孩子,
她的名字是妈妈起的。
在她的陪伴下,
我生下了她的外孙女,这是一种荣耀”。
▼

母亲正在给自己的女儿按摩肩背,
希望能让她放松。
在母亲面前,你永远都是个小孩。
▼

这样的时刻无疑是动人的,母亲陪在女儿身边,女儿正在经历母亲曾经经历的一切,也只有母亲最能懂得女儿的不易。
一个母亲从怀胎到生产要经历很多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但生命的孕育与延续仍是这世界上美好和伟大的事情,它值得被感恩和纪念!

有人说,女人结婚后有回不去的娘家,融不进的婆家。
可是我却认为,娘家才是女儿永远的避风港。
你结婚那天,每天盼着你回娘家的人,永远是你父母;
你生孩子的那天,守在你产房门口默默垂泪的还是你父母;
你和老公吵架后回娘家,为你排忧解难的依然是你父母。
娘家,是你永远的依靠。
回娘家的你,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干家务,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个小公主。
「生完孩子后,你会选择谁来照顾月子?」
一个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多的选择是自己的父母。

突然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妈妈,身份和身体的巨大变化,让人措手不及——只有母亲在,才安心。
知乎上,也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女儿怀孕了,亲妈一定要去照顾吗?」
4 万的高赞回答恰好是一个女儿的母亲,她说:
女儿的婆婆没有生过她,养过她,不知道她的喜好,婆婆去照顾,我不放心。
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还能动弹,只要我女儿需要我,去月球,我都会去照顾怀孕的女儿。
——因为,大家都在围着孩子,只有亲妈关心「她的孩子」。

当女人结婚生子后,更重要的角色貌似就是孩子的妈妈,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要照顾孩子的情绪,一切以孩子为重,却很少有人关心她。
看起来每天都有很多朋友亲戚来探望,可是妈妈们总是满脸堆笑,心里却不是滋味。
因为所有人问的第一句话都是——
宝宝怎么样了啊?长胖了没有?长高了没有?
当然,妈妈也会被「问候」,更多的是——
最近奶水多不多?打算什么时候回去上班?

但只有自己的亲妈才会问:
你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瘦了吗?
她首先关心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然后才是外孙/外孙女。
这世上,一心一意惦记着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母亲。
小时候那首歌谣「有妈的孩子像个宝」,长大后,才更加深刻地理解。

很多父母,天塌下来,也不会觉得恐惧。
可是,一旦触及到自己女儿的生命,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惊慌不已。
关于“生孩子”这个话题,我还看到过一句最霸气的父母留言:
生女儿什么都好,就是不想让她再受一次我受的罪。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值得我女儿给他生孩子,那一扇门简直是地狱的门。
人类灭绝跟我有什么关系,只要我女儿好。
我很钦佩这样的父母,也很感动父母为了女儿操碎了一地的心。
在爱你的父母眼中,生孩子,无关乎婴儿的性别。
他们,最想要的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你的幸福、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