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鹏:演员的练嗓、护嗓及其他
相关推荐
-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先生 戏剧评论家 作家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 京剧史上对演员的反串演出是不肖一提的,<中国京剧史>这部书没有关于反串戏的记载,就连<京剧知识词典>这样的京剧专业辞书,也 ...
-
毛世来谈四功五法之“练气、练嗓与嗓音的保护”
京剧旦角的"四功五法" 毛世来 我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是指"唱.念.做.打":所谓" ...
-
朱云鹏:唱京剧怎样练嗓、护嗓
(来源:京胡网) 学戏主要是要有嗓子,有嗓子就有本钱,才能吃唱戏这碗饭,男孩到青春期发育时就要变声,嗓子变低变哑,这叫"倒仓",倒仓过了以有的嗓子变好,有的不好,这是天赋,和长相一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六 全集)
六.留下珍贵音响资料 杨宝忠先生的京胡艺术,内容极为丰富,是高水平的高雅艺术,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音乐财富.他和杨宝森老师合作演出的全剧录音是杨派艺术的经典之作.已出版的<杨宝森唱腔集>(由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五)
五.论"嗓"说琴 四十年代中期我跟杨宝忠先生学戏时,杨宝忠先生曾谈到"吊嗓",他独有一番见解.他对我讲过"吊嗓"的"吊"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四)
四.艺德高尚令人钦敬 杨宝忠先生对拉琴是十分认真的,他的敬业精神和艺德使人钦敬.他常说:"胡琴的作用就是要使用各种技巧如弓法指法等,把唱腔的韵味意境衬托出来,就是要'托腔保韵':琴师不仅要把 ...
-
朱云鹏:提携后辈的程砚秋先生
京剧谚语:"艺术不能临阵磨枪,要闲来置,忙来用."1946年春,我搭班上海天蟾舞台,唱<黄金台>.<梅龙镇>.<跑城>.<卖马>等帽 ...
-
余叔岩艺事散记(朱云鹏)
我在与义父阎世祥.师傅杨宝森以及杨宝忠的交往过程中,听到了不少有关余叔岩的一些艺 事,也接触到当年与余先生交往的一些友人,如孙养农.莫敬一和樊棣生等人,真是有幸.现在 我年已七十有七,视力已坏,仅能凭 ...
-
朱云鹏:余叔岩琴师朱家夔谈余氏十八张半唱片
朱家夔先生是余叔岩的琴师,他和余先生合作多年,主要在中后期.在他之前是李佩卿,在他之后有王瑞芝.余先生留下的十八张半唱片是分四个时期录的.第一个时期是1921年在百代公司录的,共录了六张半,其内容是: ...
-
【侃京剧】朱云鹏: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与商榷
凌珂向朱云鹏先生求教 二百余年来,京剧艺术历经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在表演程式.唱腔音乐.文学剧本.服装服饰.舞台美术等诸多方面已日臻完善.各个行当的演员在严格恪守京剧艺术规律的同时,也会根据个人的优长 ...
-
京剧唱念的咬字、吐音、归韵(朱云鹏)
朱云鹏先生<摘缨会><南天门>剧照 京剧唱词和诗词曲的关系很密切,不过它更通俗化.后来京剧逐渐为王公贵族所欣赏和喜爱,而且还进入了宫廷,为皇帝.后妃所喜爱,越来越走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