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国》之二十九:袁曹官渡大决战

(0)

相关推荐

  • 《真.三国志》| 许攸传——同样是姓许的,差别咋那么大捏?

    这是<真.三国志>第 43篇文章 今天来说 许攸 许攸,三国前期的一个重要谋士,更是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一个关键点.易中天老师在看待官渡之战的时候,提出了曹操能够赢得最终胜利的三个关键点,一 ...

  • 读通鉴(215)官渡之战

    读通鉴(215)官渡决战 曹操还军官渡,阎柔派遣使都拜见曹操,曹操任命阎柔为乌桓校尉.鲜于辅单身见曹操于官渡,曹操以鲜于辅为右度辽将军,还镇幽州之地. 广陵太守陈登治理射阳,孙策西击黄祖,陈登引诱严白 ...

  •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曹操的真实实力有多可怕?

    文|逆北 01袁绍真的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吗?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在这场决定袁绍与曹操两大集团命运走向的中原大决战中,原先处于劣势的曹操成功扭转颓势,击溃了袁绍这个黄河流域最 ...

  • 《真.三国志》| 郭图传——主公,这可把张将军牛逼坏了,他现在在开Party呢!

    这是<真.三国志>第 40篇文章 今天来说 郭图 郭图,字公则,颍川人,据说跟郭嘉是同族. 而且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当中,郭图的形象都不是很正面,都是 ...

  • 郭嘉别说跟诸葛亮比,比荀彧荀攸都差远了

    老看到有人吹郭嘉厉害,今天就简单说说这个.就不用和诸葛亮这种盖世奇才比了,就和曹营的同事们相比,郭嘉的贡献也不能算特别突出. 先来看著名的十胜十败论. <三国志·郭嘉传>注引傅子: 傅子曰 ...

  • 鸟尽一定要弓藏吗?—“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十九

    鸟尽一定要弓藏吗? 刘邦灭了英布后,在返回长安的途中路过家乡沛县和丰县,衣锦还乡,刘邦感慨万千,与乡亲父老一同唱起了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quo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二十九:中国内陆的伊斯兰教1

    伊斯兰教之二十九:中国内陆的伊斯兰教1 内陆的伊斯兰教,指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回族的伊斯兰教. 撒拉族是元代从中亚迁至青海循化地区的撒玛尔罕人与周围汉.藏.蒙.回等民族相融合形成的,从族源上已信仰 ...

  • 《史说三国》之十九:曹操迎献帝都许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正月,董承.张杨要奉天子回洛阳,杨奉.李乐不同意,由此诸将之间又互相攻击.皇上派人多次调解,才停下来.张杨派董承先去修缮洛阳的宫殿.太仆赵岐qí 替董承去说服刘表,派兵去洛阳帮 ...

  • 《史说三国》之三十:袁氏兄弟起内讧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三月,曹操移屯粮食丰富的安民地区.袁绍兵败以后,刘备投奔荆州刘表.曹操打算攻打刘表.荀彧说:"袁绍新败,军心涣散,应乘此机会,一举扫平.如果远征长江.汉水.袁绍收拾残 ...

  • 《史说三国》之三十九:曹操西征平关中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和征西将军夏侯渊率兵讨伐汉中张鲁.仓曹属高柔谏道:"大军西出,韩遂.马超怀疑要袭击他们,必然煽动.应当先安定关中.关中平定后.一纸文书,汉中 ...

  • 《史说三国》之四十九:刘备北上取汉中

    法正对刘备说:"曹操一举收降张鲁,平定汉中,不乘势取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自己急忙北回,这不是智谋不够和力量不足,必定是内部有事.今估计夏侯渊.张郃的才能和智谋,不能胜我军的将帅,举兵 ...

  • 《史说三国》之五十九:魏明帝曹叡即位

    魏文帝曹丕兄弟二十五人,在他称帝时,在世的还有十一人.同母弟曹彰,从小善 于骑射,膂力过人.乌桓反叛时,曹操任命曹彰为骁骑将军,带兵讨伐,告诫他说:"在家是父母,受命出外就是君臣,行动要尊循 ...

  • 妥妥读《三国》(二十九)|| 屡败屡战刘备难立脚 群雄逐鹿曹操定北方(第614期B)

    米韶华诗说三国: 七 律    曹 操 纷繁乱世起烟云,时势已然成就君. 驰骋疆场注孙子,经纶海内撰诗文. 若非赤壁东风误,岂肯江山鼠辈分. 司马他年成一统,煌煌魏武有奇勋. 文:张    妥 诗语: ...

  • 官场三戒—“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二十九

    官场三戒 石显逼死萧望之后,就想把周堪和张猛师徒二人也拿下,这样就可以一手遮天.周堪时任光禄勋(掌握皇宫禁室兵权,相当于正部级干部).石显借题发挥,趁着夏令时节天寒的气象,说周堪和张猛擅权用事,导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