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足少阴肾经五穴(2)
相关推荐
-
让你白嫩白嫩的针灸方,中医不是只会治病,还能美容。
没有不爱美的人,白嫩的肌肤每个人都喜欢.很多人都对中医有一些了解,毕竟是国粹吗.针灸可以说是最适合调理疾病的方法,相比各种药物治疗有很多的优点,没有副作用(一点点疼痛除外),没有药物残留 ...
-
『针灸歌诀新编』 二、经络腧穴各论歌 8、足少阴肾经经穴歌
(一)足少阴肾经经穴总歌 1.足少阴肾经经穴穴名歌 肾经足底生涌泉,然谷太溪大钟连: 水泉照海到复溜,交信筑宾阴谷瞧: 横骨大赫上气穴,四满中注肓俞结: 商曲向上是石关,阳都通谷上幽门: 步廊之上有神 ...
-
足少阴肾经三穴
<千金翼方>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表明腧穴的命名都有一定的意义.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太阴肺经五穴
手太阴肺经五穴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少阴心经五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一.少冲(井穴) 部位 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 针入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厥阴心包络五穴
手厥阴心包络五穴 一.中冲(井穴) 部位 在手中指之端. 证治 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 针灸 针入一分.灸一壮. 按∶中冲乃心包络所出之井穴.膻中为臣使之官.其脉出手三阴之 ...
-
《子午流注说难》:足厥阴肝经五穴
足厥阴肝经五穴 一.大敦(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 证治 卒心痛.汗出.腹胀肿满中热喜寐.五淋七疝.小便频数不禁.阴痛引小腹.阴挺出.血崩尸厥如死. 针灸 针入一分.灸三壮. 按∶先师 ...
-
《子午流注说难》:足阳明胃经六穴
足阳明胃经六穴 一.厉兑(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 针入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一.少泽(井穴) 部位 在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 证治 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 针灸 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 ...
-
《子午流注说难》:足太阳膀胱经六穴
足太阳膀胱经六穴 一.至阴(井穴) 部位 在足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证治 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 针灸 针入二分.可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少阳三焦六穴
手少阳三焦六穴 一.关冲(井穴) 部位 在无名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口干.头痛.舌卷喉痹.霍乱.胸中气噎不食.肘臂痛不能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针灸 针入一分.留三呼.灸三壮. 按∶关冲乃 ...
-
《子午流注说难》:足少阳胆经六穴
足少阳胆经六穴 一.窍阴(井穴) 部位 在第四指外侧爪甲角. 证治 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痈疽.口干口痛.喉痹.舌强.耳聋.转筋.肘不可举. 针灸 针入一分.灸三壮. 按∶窍阴乃足少阳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