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尺牍小品
相关推荐
-
任平|魏晋文人书札的文字辨识问题 ——以“勿勿”为例
文人书札,一般与正经文章稍有不同,由于看书札的多半为自己的亲人或友朋,彼此熟识,在语言运用上就比较随意,会用一些口语.彼此熟悉的习语.书写也无须严整,多为行草,因为对方的文化修养和自己相仿,在辨识上没 ...
-
片玉碎金,漫话诗札(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诗人和诗作繁若星辰.广义上的诗包括自<诗经>以来的辞赋.乐府诗.古风.律诗.绝句.词曲等形式的传统诗歌."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掀起文学革命, ...
-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
王羲之小品大合集!《王羲之尺牍集》超清字帖,放大可看
王羲之小品大合集!《王羲之尺牍集》超清字帖,放大可看
-
苏东坡书札《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
苏东坡书札<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 内容摘要:宋代蘇軾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冊,26.5x30.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孝履」指居喪期間的起居行止,言明郭廷平正在守喪期間,據內容推測約書於熙 ...
-
[转载]明清的尺牍小品
作者:周泽 尺牍是私人书信,是亲友间私下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应用文体,与表.疏.上书.笺.启.教.状.奏.议等属官样文章的"公牍"有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
-
明清书画扇面小品集珍
吴大澂(1835-1902) 秋林曳杖 扇面 设色纸本 18.5×52 cm 虚谷(1823-1896).胡公寿(1823-1886) 梅竹双清 扇面 设色纸本 18.5×54 cm 鉴藏印:崇虚盫鉴 ...
-
小品大艺,清风雅韵——明清扇画集萃
▲明 沈周 秋景山水 扇子在古代有"摇风""凉友"等别称,在电风扇.空调普及之前,扇子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暑良助,自始画家和文人在扇子上绘画书写之时,扇子 ...
-
书法小品与尺牍的区别
书法小品与尺牍的区别 2020-06-20 10:39 尺牍(手札).小品书法之间的区别主要有有以下四点: 第一.规模上的差异 小品是指那些篇幅更短的作品,而尺牍是指那些比较长的作品. 打个比方,书法 ...
-
邻鸡破梦,海棠乱开——读明清小品抄
邻鸡破梦,海棠乱开 --读明清小品抄 得句: 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观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 ...
-
明清尺牍妙语
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垂杨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客来则寻常 ...
-
杨柳依丨《晚明小品研究》评介(明清文学论著推介之四)
作者吴承学先生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从事文体学相关研究 引 言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中曾这样总结晚明文章:"总的来说,明代文章以明初与晚明两个时段成就最高,而其中最具特 ...
-
明清尺牍
明清尺牍
-
董其昌58岁行书临东坡尺牍册明清书家书法欣赏
明代董其昌行书临东坡尺牍册,纵25厘米:横14.1厘米,万历四十年(1612)书,上海博物馆藏. 本册为董氏节录苏轼尺牍七段,阮元<石渠随笔>曾载此册,记为六段,又收入<石渠宝笈续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