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

(0)

相关推荐

  • 医案一则| 臁疮案

    臁疮案 广州汉传中医淳元堂 医案记录 梁** 女 49岁 病史:小腿前侧皮肤被木头刺伤导致感染流脓,疮口溃疡越来越大一个多月,在当地医院诊所多处治疗无效,因为我之前给她癌症术后调理,效果好,而找我问诊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源(一)

    方书叙痈疽之源有五.一,天行时气.二,七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搏于风冷,五,食炙爆.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总之不出于三因也. 外因者,运气痈疽有四∶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经云∶少阴所至为疮疹.又云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别(二)

    <灵枢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所兼诸证

    渴 [大法] 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用竹叶黄 汤.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而渴,或口干,用补中益气汤.若脉数便秘,用清凉饮.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用加减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此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头部(一)

    百会疽 或问∶百会穴生疽何如?曰∶此名玉顶发,初如麦米,顿增痛楚,寒热大作,由虚阳浮泛,宜以盐汤下八味丸,引火归源,甚则黑锡丹.或元气素浓,六阳经受风邪,风火相扇,脏腑热毒上攻而然者,宜黄连消毒饮兼玉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面部(二)

    发眉 <鬼遗>云∶左右眉棱两处发为发眉.不拘在头尾,宜虑.未穴已前攻击在眉头,即攻入眼损睛.在眉后即攻下太阳,并宜戒慎. 或问∶眉发疽毒何如?曰∶此疽从眉至头生疮黑色,渐渐肿漫满面,疮头坚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口疮 (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 [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 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枚) 上作一帖煎. [罗]黄连升麻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项痈 <灵枢>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肩部(六)

    肩疽 <灵枢>云∶发于肩及 ,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 之. <鬼遗>云∶疔疽发两肩,恶血留结内外,荣卫不通,发成疔疽.五日肿大,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