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0)

相关推荐

  • 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治产后遍身浮肿,皆瘀血流入脾肺经络,用药一丸,引用白朮.姜黄,煎汤送下. ──治产后不能言语.人有三毛七孔,恶血流入七孔之内,皆不能言语.用药一丸,童便 送下──治产后肚脐疼痛,大小肠俱下痢,皆水 ...

  • 《证治准绳·疡医》分经络(四)

    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血气多少之分,如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太阴脾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多血少气,手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项痈 <灵枢>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臂部(七)

    臂痈 <鬼遗>云∶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不调所为也.喜患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两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骨,举动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胁部(十)

    (胁. 也:胁:胁骨也.有骨曰胁,无骨曰胁.) 胁疽 <灵枢>云∶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陵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便毒 <鬼遗>云∶腿 两处起为便毒.跨下两臀尖下,大道前(谷道).小道后(水道).成悬痈.皆是虚极人患此痈,近谷道左右,亦名痔痈.宜急补脾脏及发处贴药,既用发穴散,破后用抽脓膏,脓尽用合疮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股阴疽 (与附骨疽,参看.) <灵枢>云∶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鬼遗>云∶阴疽发腿髀及阴股,始发腰强,数饮不能多,七日发坚硬肿胀,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鹤膝风 <灵枢>云∶发于膝,名日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坚如石者,用生樟六根擦之效.)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源(一)

    方书叙痈疽之源有五.一,天行时气.二,七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搏于风冷,五,食炙爆.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总之不出于三因也. 外因者,运气痈疽有四∶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经云∶少阴所至为疮疹.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