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胁部(十)

(0)

相关推荐

  • 痘疹泄秘 \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痘疹泄秘 \ 治法 小儿痘疹始作,与伤寒相似.乍寒乍热,咳嗽嚏喷,足稍冷,面颊赤,呵欠烦闷者,则当解毒发散.可用惺惺散.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甚至惊搐,大便不通,宜与保龙丸,解毒药中少加熟大黄疏利之,使 ...

  • 《证治准绳·疡医》针烙(十)

    凡用针烙,先察痈疽之浅深,及脓未成已成.高阜而软者,发于血脉:肿平而坚者,发于筋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高阜而浅者,用铍针开之.疽始生白粒,便可消退,渐长如蜂窠者,寻初起白粒上烙,及四围烙四五处, ...

  • 《证治准绳·疡医》将护(十四)

    [齐] 大凡有疮疽生,皆只如黍粟粒许大,其状至微,人多不以为急,此蕴大患,宜速辨之,不可自忽.若能防之于未形,理之于未成,或朝觉而夕治,求治于良医,则必无危困矣.若因循慢忽,询于庸医,致令脓血结聚,委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股阴疽 (与附骨疽,参看.) <灵枢>云∶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鬼遗>云∶阴疽发腿髀及阴股,始发腰强,数饮不能多,七日发坚硬肿胀,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鹤膝风 <灵枢>云∶发于膝,名日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坚如石者,用生樟六根擦之效.)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口疮 (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 [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 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枚) 上作一帖煎. [罗]黄连升麻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项痈 <灵枢>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臂部(七)

    臂痈 <鬼遗>云∶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不调所为也.喜患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两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骨,举动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发背 或问∶背发疽有几?曰∶上中下三发,俱在脊中,属督脉.上发者,伤于肺,发于天柱骨下.中发者,伤于肝,为对心发.下发者,伤于肾,为对脐发,皆由积热怒气所致. 初如粟米,或麻或痒,或拘急,或不痛,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