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相关推荐
-
【道 | 术】历代名医经方一剂起疴选(三)
龚志贤 乳痈 龚志贤(1907-?),四川巴县人,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体会较深,擅长灵活运用<伤寒杂病论>方剂于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医理精湛.早年随师学中医, ...
-
乳癖谷症,腹中块病
[别名]挨痞丸 [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细)3钱,青皮(去白)3钱,木香3钱,蓬术3钱,五灵脂3钱,北大黄3钱,巴豆(压去油尽)1钱. [制法]上为1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 ...
-
『古方新解』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腑以熟腐水谷,传送饮食为职,其中气化,原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 ...
-
『古方新解』《内经》《难经》脉法拾萃
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 ...
-
『古方新解』复脉汤与“复脉辈”的临床应用
复脉汤即炙甘草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其条文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证是因寒邪损伤心阳所致.心阳虚衰,失于温养,鼓动无 ...
-
『古方新解』缪希雍医案-诊脉
缪希雍医案-诊脉 太学顾仲恭,遭乃正(正妻)之变,复患病在床,延一医者诊视,惊讶而出,语其所亲云: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备后事.仲恭闻知,忧疑殊甚.举家惶惶,计无所出,来请余诊脉.按其左手三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
-
『古方新解』参苓白术散可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 ...
-
『古方新解』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 ...
-
『古方新解』再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