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相关推荐
-
德经之三三、善为四不,不争之德
帛书校订本: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胃不争之德,是胃用人,是胃配天,古之极也. 白话通译本: 善于统率的人,不会逞勇好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 ...
-
道德经日课068 丨不争之德,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6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 ...
-
《孙膑兵法》·将德(24)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赤子(1),爱之若狡童(2),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3).将军-- 不失,将军之知[智]也,不陉[轻]寡,不劫(4)于敌,慎终若始,将军-- 而不御,君命不入军门, ...
-
不争之德 — 读《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 古之极也. 善为士者,不武: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 ...
-
《孙膑兵法》·将义(23)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兵之首也. 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X,军不X则军无功.故仁者,兵之腹也. 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 ...
-
《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转载-- [善为士者不武] "善为士者不武&qu ...
-
《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注释] ①士:武士,古代的武士也叫"士".这里指将帅 ...
-
善为士者不武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8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不武 君子动口不动手,不是谁的拳头大谁才有道理.现在啊,出现纠纷,确实不能动武了, ...
-
《道德经》68章:善为士者不武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一部分: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古代的士是文武两方面都要学的,如 ...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出处及意思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 解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古之善为士第十五
上一章讲,道是什么"样子",圣人如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章接着讲,为道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语境中,有志于道者称为士,为士和为道是一个意思.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法在生 ...
-
道德经六十八章——善为士者
这一章,老子讲述不争,以退为进. 先贴下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篇非常的具有实战性,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有所 ...
-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道德经第十五章是在继讲述道的各种推崇后,展示执行道的人是什么样子. 先贴下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 ...
-
善为士者,不武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其武:善于打仗者,不被激怒:善于胜敌者,不去硬拼:善于用人者,为人谦下. 赏析 这是老子讲军事上"善战者"的一句话. 用兵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