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奕訢评价帝师翁同龢:若用此人,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相关推荐
-
光绪皇帝的16岁:少年天子的小试牛刀
被驯化的幼帝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清宫中突然传出东太后慈安"崩逝"的信息. 虽然东太后敦厚谦让,但从名分上讲,东太后毕竟高于西太后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近2 ...
-
慈禧为什么要立载湉做皇帝?可后来为何又要置光绪皇帝于死地呢?
光绪帝,名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系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的悲剧在于想有所作为,但手足都被缚住,直到不明不白地死掉.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
-
恭亲王临终前含泪嘱咐光绪:此人居心叵测,万不可重用
公元1898年初,正当晚清时局内外交困之际,恭亲王奕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据太医所述,恭亲王病势沉重,从五月起就基本处于卧床不起状态.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恭亲王奕䜣 这也难怪,古今 ...
-
三大迷案,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兴亡定调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q ...
-
争储败给四哥的恭亲王奕訢,死后墓室封闭40年,村民挖开后很诧异
道光皇帝一生前后有9个皇子,前三个过早夭折,第五子过继给了惇亲王,再除去几个年幼无知的,可以继随便大统的就只剩下老四和老六.相较于身体孱弱的老四奕詝,道光帝更喜欢老六奕訢.<清史稿>记载, ...
-
两朝帝师翁同龢,颜体大楷书法作品欣赏,网友:字体和颜真卿无二
翁同龢画像 翁同龢的书法以颜体楷书著称,而且他的写的颜体大楷在当时无人能及,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翁同龢的书法.翁同龢喜好用较古字体,如遗.朙的写法,但其己受俗书冲击,其本人也写过干禄碑,这种问题往往是书 ...
-
光绪做了34年傀儡,不值得同情?帝师翁同龢:皇帝性格令人恐惧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病死,时年38岁.2008年,科学家们终于弄清光绪皇帝死因,死于砒霜中毒.长久以来,人们对光绪皇帝充满同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绪皇帝4岁开始就成为了傀儡,他 ...
-
“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颜楷方正端庄大气磅礴
果佐 "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颜楷方正端庄大气磅礴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江苏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 ...
-
两代帝师翁同龢楷书,平淡中见精神!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号松禅,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 ...
-
西方人眼中的恭亲王奕訢
奕䜣 恭亲王奕訢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他因聪明过人深受父亲道光皇帝的喜欢,差一点当上皇帝,称得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在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之前,奕訢长期受到兄长咸丰皇帝的冷落,赋闲在家达 ...
-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 & ...
-
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胡雪岩如何助其一臂之力,办成了当时恭亲王奕訢都办不来的事?
昨天我们说到,1862年春,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正为攻打浙江境内的太平军苦于粮饷短缺发愁,浙江商人胡雪岩送上了二十万石粮食,解了左宗棠燃眉之急.不久,左宗棠的湘军精锐就打退了浙江境内太平军,左宗棠也由 ...
-
帖底碑味——“两代帝师”翁同龢的书法自娱
伦勃朗 在清同治.光绪时期,翁同龢不仅是两代帝师,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最具影响力的重臣.他这一生时刻专注于政事,经世致用.忠君爱国,因此习书作画只能是聊以自娱,解忧养性. 即使这样,他的书法成就依然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