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上的文字博物馆 ▏从甲骨文到绘文字

文字,是世界各国钱币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特别是中国古代货币,从纪重纪值到纪年,都离不开各种书体的文字,堪称一座串联文字演变过程的博物馆。

先秦时期的各类货币,因诸国不同,书未同文,文字的非常丰富,很多有着甲骨文与金文的遗风。秦统一六国,秦汉时期,钱文当然是小篆为主,这也是始皇帝的书同文。再往后篆、隶、行、楷纷纷登场,另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还有少数民族文字铸于币面,如元清的蒙文与满文;方孔制钱通行至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先进机制币技术的传入,机制币兴起至今。

文字在幅员辽阔、方言各异的中国尤为重要,封建王朝的“官话”影响力往往很悠久,不同方言文字的读音有偏差,但字义相通,传递的信息是有效的。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还在特殊时期创作自己的文字,以便自我民族的文化通过自己的文字流传下去,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字也希望增加文化属性以更持久的保持生命力。

中国在1997年发行的黄河文化系列第二组的金银纪念币中,有一枚很有意义的文字主题纪念币,这就是汉字书法主题的银币,这枚银币图案丰富,设计思路当时很超前,今天看来也并不落伍。币面有从甲骨文“马”字至今各种书法的写法,以及甲骨文甲骨与古人书写等情景。以黄河文化源流与文字主题相结合,也代表文字的演变正是我们文化演变中的一种传递。

黄河文化二组汉字书法银币

除此,中国还特别发行了“和”字书法主题纪念币,是我国流通纪念币的代表作之一;2018年,又开始发行中国书法艺术一组篆书主题的金银纪念币。这套金银币共5枚,金币1枚,银币4枚,图案丰富设计也独具匠心,甲骨文,青铜器与泰山石刻等,悉数登场。

和字币

古代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力非凡,汉字自然随着这种影响力传递到周边国家与地区,包括很多属国属地。正如前文所言,很多民族虽然使用中文却也有自我民族文字创立与保存的意识。

比如不久前,邻国朝鲜与韩国的训民正音刚迎来诞生575周年,训民正音如其文字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简单来说训民正音就是今天的朝鲜文(韩文),因为早在15世纪前,朝鲜本土使用的朝鲜文只有发音却无文字,同时朝鲜地区当然受到中华文化圈的影响以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当时使用汉字频率较高的还是朝鲜的贵族与官员阶层,包括重要文件也使用汉字,但对于普通民众与朝鲜本国文化确有不利,后来朝鲜世宗大王下令创制朝鲜文的文字,这文字就是训民正音。朝鲜在2019年发行训民正音创立575周年主题纪念币,有银币铜币等规格。

朝鲜训民正音银币

世界各国的多种语言文字,往往给交流带来不便,一位波兰籍犹太人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博士为了消除人类国际交往语言沟通障碍,发明了世界语。虽然世界语未必是世界各国人们都方便学习掌握的一种语言,但主流社会对其仍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如世界语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辅助语之一,上百个国家都有世界语的相关组织,再如一些宗教或其他国际团体也有把世界语作为自己官方语言的,也有很多项目开设的世界语版本。

波兰1979柴门霍夫博士纪念银样币

国际世界语协会1965年柴门霍夫博士纪念银币

过去我国流行的火星文与今天还在使用的颜文字,再到通行世界的绘文字emoji几乎是今天网络世界里逐渐出现的“世界语”,并且影响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绘文字emoji今天大部分人都使用过或者见到过,或者与本土的一些图像符号乃至网络文字图案并行使用;其实它距今已经20年了,创始人是日本人栗田穣崇,他当时在日本NTT DoCoMo工作,创立emoji方便手机使用,很快风靡日本,然后遍及全球。说起来emoji与过去我国流行过的火星文与颜文字表达的方式与展示形式都不相同。火星文一般认为源自我国台湾,是由符号、中文生僻字,尤其部分繁体字乃至日文韩文的笔画与各类非正规符号组成的,更像是以一种错字或错乱的偏旁部首来拼写正常的汉字。以年轻人作为绝对的主要使用者,但因为使用规律并不相同,认知度有限,今天已并不流通。颜文字今天还在使用,也与绘文字搭配使用,一般认为颜文字诞生于美国,并不同于表情为主的emoji,颜文字多是通过符号来组成一些图案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emoji干脆就类似我们俗称的表情包,类似漫画的图案,各种图案主题言简意赅的表达意思与心情,并且通过发展今天已经嵌入更多的操作系统与输入法,苹果系统,安卓系统,包括电脑主机Windows系统都可以正常使用,大意也是相同,这更是emoji被大家惯用的一面。

多年前,牛津词典已经收录起为一种新词汇,今天更是使用到各种领域,并且经常更新,有更多图案示例的加入与组合,它们的诞生都无时不刻的丰富着这互联网时代的真正“世界语”。甚至有些国家与地区,已经可以使用emoji文字作为个性化车牌中使用的文字;还有emoji也早已迎来自己主题的大电影与正式国家纪念币的发行。

图瓦卢2020年emoji彩色银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