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苏轼苏辙曾巩曾布中状元的人是谁?他有何过人之处?
相关推荐
-
当年击败苏轼苏辙曾巩曾布中状元的他水平不行?错!苏东坡服他
(说历史的女人--第813期)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段佳话,即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考.宋仁宗被认为是古代第一仁君,他主政时北宋也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尤其是文化上到了鼎盛时期,其标志之一便是 ...
-
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
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 出处:北宋章衡诗<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 北宋 章衡 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 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 彯缨自结凝旒眷, ...
-
当宋朝文人参加武林大会,会有什么表现呢?
朝文社 11-08 21:24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食堂 提起宋朝文人,你首先想到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欲语还休:还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uo ...
-
被称“千年科考第一榜”,有苏轼苏辙曾巩在,谁还敢是状元郎?
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 ...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同一届科举考试中六次连中“状元”的人!
现在社会,我们一生大概要经历无数次考试,不过有几次很关键,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恐怕是最重要的一次,堪比古代科举),大学毕业考试,如果有的朋友要考事业单位.公务员的,这两个考试也很重要. 那 ...
-
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 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大图模式苏轼青年作<媳妇上问帖>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也有人曾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
-
宋词有多美?曾巩亲弟弟曾布妻子魏玩(魏夫人),这位女词人的相思之作《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读来犹如欣赏一幅精美的图画
原标题:宋词有多美?这位女词人的相思之作,读来犹如欣赏一幅精美的图画 王国维有一句对我国古代文学评价的话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所谓一 ...
-
苏轼苏辙诗文中的兄弟情
苏轼画像 苏辙画像 电影<北京遇见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苏轼的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激起无数人的共鸣.影片中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 ...
-
田英章曾获“中日书法展”一等奖,其书法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纵观整个书法史的历程来看,在每一个时代,有着其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物的书法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多代人的书法. 在魏晋时期,有"书中四贤",崔邈.张芝.杜度.钟繇,他们的书法成为了后人 ...
-
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为何古时考生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
有人曾说过:世界是为第一准备的,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没有什么区别.乍一看觉得这句话简直是无稽之谈,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怎么可能没有区别?可是仔细一想,生活中确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记得中国第一个地登 ...
-
唐朝脸皮最厚的诗人,中状元后宿青楼写诗炫耀,句句俗气却流传千年
遇见更多经典古诗 唐朝诗风极盛,知名的诗人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但要说到科举中榜后写诗,大家通常第一时间会想到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