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 黄安康 :房东和他的儿女们

(0)

相关推荐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七集)

    说起偷骡子贼,人们都恨得牙痒痒.那会儿不管是当地的还是外地人,差不多每家都养两三条骡子,当官的人家养十多条了.别的牲口干不了这个活儿,它们胆子小又没骡子有劲.那几年大同周边市县的骡子快让这里的人给买绝 ...

  • 第一个插队的女知青:争勇斗狠,19岁叛逃苏联,25岁悔恨离世

    8小时前丽姐美妆师 Aca0Lg1 "知识青年下农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知青下乡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为了照顾4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娶了寡妇胡庭 ...

  • 【随笔】闲话知青 || 金矿

    作者:金矿 知青这个名词眼下年轻人生疏了,这某种程度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因为当时大学停办,工厂也很少元气,城市当时有六届中学生很难安排就业,吃饭问题不好解决.大概才出现了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 ...

  • 散文天地 · 残缺不全的灵魂——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总第1028期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投稿邮箱:zjxsysg@163. ...

  • 【河粉文学沙龙】苑秀风 难忘岫岩那条河(散文外一篇)

    河粉文学沙龙让你的文字飞向远方...... 苑秀凤散文两篇 苑秀风的<难忘岫岩那条河>和<忆房东>,抒写了知青时代,下乡到岫岩,与村庄里那条哨子河支流的小河,及与湾沟村农民产生 ...

  • 比黄金还珍贵的黄精,究竟是什么味道?

    花吃姐姐发现,人到中年,精神可以不服老,但身体不得不服老了. 就像早年那些一听到"养老"就嗤之以鼻的朋友,现在也开始默默地开始养生了.毕竟我们都过了熬夜后第二天还能生龙活虎的年纪. ...

  • (纸刊备选)不老的知青|黄毓洪(福建)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880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不老的知青 文/黄毓洪(福建) 时光匆匆,岁月如流. 一转眼,我们这一代都老了,退休了.尽管我们的双鬓花白了,走在街上背也开始微微驼了,脚步也不 ...

  • 黄海水珠:知青岁月之房东

    知青岁月之房东 江苏 黄海水珠 因我纯属在原来代课的公社被公社妇女主任挽留,而单独下放插队,如若按照街道分配,我应与我的同学们一起,集体下放到边远山区的一个公社饲养场.那么,这样一来,只好有公社妇女主 ...

  • 散文 | 黄安康 : 毛驴趣谈

     毛 驴 趣 谈 作者:黄安康 毛驴是一种小型牲畜,比马要小一号,体重约在三四百斤左右.毛色有灰,黑,褐等,但纯白的却似乎不多见.耳朵长,尾巴不象马那样飘逸地散着,而是到尾巴根部变成了一束.亢奋高兴时 ...

  • 推荐|黄安康:上海打工系列之一 ——陈先生其人

    陈先生其人 我第一次打工所在的"上海芬柔服饰有限公司"(英文名Shanghai  Fenniu   garments  Co. Ltd.)董事长姓陈,是个年近五十的香港人.身材瘦削 ...

  • 推荐|黄安康:上海打工系列之二 ——同事何小敏

    同事何小敏 我与何小敏在电话里相识是在1997年初,见面却是两三年后了. 那时我刚从安徽的一个小城市明光来到上海谋生,好不容易进了这家港资企业干财务主管.虽然我会计工作干了近二十年,也早已取得会计师职 ...

  • 推荐|黄安康:上海打工系列之三 ——阿梁轶事

    阿梁轶事 阿梁者,梁会计也,我们"宝花镀锌铁丝有限公司"财务部的成本会计.因其第一天来上班时自我介绍:"我姓梁,梁山伯祝英台的梁.家人和同事都叫我阿梁,大家也叫我阿梁好了 ...

  • 推荐|黄安康:李白.汪伦.桃花潭

    李白.汪伦.桃花潭 秋夜. 时下时停的小雨,滴滴答答的落在楼下绿地美人蕉那宽大的叶子上,有种珠溅玉盘的意境. 我沏了杯黄山毛峰茶,桌上摊着本下午刚买的新版<唐诗三百首>,随手翻阅,见是首李 ...

  • 推荐|黄安康:上海打工系列之四 ——吴总和他的二夫人关彩英(一)

    吴总和他的二夫人关彩英(一) 作者 | 黄安康 一 2003年6月我又离开了"宝花镀锌铁丝有限公司". 原因很简单,前一篇<阿梁轶事>里谈到老板要阿梁做一份假报表糊弄银 ...

  • 推荐|黄安康:学做牛屎饼 ——从一张老照片想起的往事

    日前我在整理书柜时,翻检出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 这是上世纪70年冬天,我们知青插队小组成员返城探亲时在上海襄阳公园里的留影.从左至右为:李兄,大丁,我,老傅. 照片上黑白光影的层次仍然清晰,四人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