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韬:只有农民最了解农村,我就是回乡种地的农二代
相关推荐
-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农资忽悠团是活跃在农村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每当农资使用旺季来临之前,便开始四处出击,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农民洗脑,将以次充好的种子化肥,甚至是假农资卖给农民. 这个群体通常采取去偏僻的农村,或者两省.三省 ...
-
种粮食本是常事,没想到如今这么麻烦
种田,在中国历史上据说有9000余年.当年中国的祖先是刀耕火种,自食其力,可是发展到现代,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农民不愿意种田,认为种田不能养家糊口:二是种田不再种老种子庄稼,用转基因种子,不育种子, ...
-
9月起,农村这4样东西又要“涨价”!家家户户受影响!提早准备吧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8月下旬,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步入9月份.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近两个月南京.张家界.郑州等多个城市出现零星的本土确诊病例,人们的生活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对于 ...
-
粮价低迷 春播来临之际东北的玉米、大豆种子有点不好卖
随着进入4月份,马上就将迎来春播,然而,在往年这时候最红火热闹的东北种子市场却是一片沉寂. 受影响最大的玉米种子 按照经销商的操作套路,很多种子公司都是年前就将经销商给笼络住了,又是奖品,又是展会,眼 ...
-
调查 | 探究玉米倒伏情况,如何从根源解决倒伏?
黑龙江省是实现中国人把饭碗捧在自己手里的一块压舱石.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114.1亿斤,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 而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平均无霜期140天, ...
-
【自留地】/郭旭
自留地/郭旭 凡是农村出身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对"自留地"记忆深刻,心怀感激.享受着现在优裕的生活的我经常想,如果当年没有父母那每人五分六厘的自留地,我的童年该是咋样的一种 ...
-
算一笔账:一亩地租金800元,种植小麦和玉米,能赚到钱吗?靠什么赚钱?
承包土地到底是否挣钱?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感兴趣,有人说是挣钱的,如果不挣钱,那些种田大户为何抢着承包土地?有人说不挣钱,自己亲戚或朋友承包过土地,结果亏了几十万. 关于承包土地的问题,恰好在小帮手高产 ...
-
户县农民年画,70年代农民笔下的农村风貌
户县是闻名中外的农民画之乡.户县农民画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采用浓墨重彩形式,想象大胆丰富,讲究装饰性,直观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白天学作品,多种经营新气象. 1974年出版,程敏 ...
-
40岁的农民,在农村做什么,可以投资一万每天赚300元?
40岁的农民,正是人生正当时,想要在农村没投资一万元钱,每天能够赚到300元,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是我认为想要每天赚到300元钱,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有机动车驾驶证能够驾驶机动车,那么做以下的5 方面 ...
-
中国农业三大错觉:忽悠农民进城就是害农民!死守农村就好了?
一.城里的楼不如农村的房:"忽悠"农民进城就是害农民 不知道是不是农民吃亏吃怕了,对资本下乡这个词,无论是农民还是上面,都像防贼一样. 总感觉资本下乡来了是要跟农民争抢土地,宅基地 ...
-
平远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旺”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从梅州市平远县了解到,该县盘活土地资源,培育特色农业,农旅融合助农增收,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旺". 盘活土 ...
-
如果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到5元,有多少农民会回到农村?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 年初,玉米价格开始暴涨,如今的国际市场陈小麦价格保持1.4元左右,于是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于是就引发了如果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到5元,会有多少农民重新回到 ...
-
农民职业化、农村庄园化、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的路径
农民职业化、农村庄园化、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的路径
-
【特别报道】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澧县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工作扫描
< 2017年10月,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公示,湖南澧县.岳阳屈原管理区双双上榜. 2016年,澧县启动创建工作.在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评审中,澧县以全省第一名的优 ...
-
越来越多农民走出农村,土地谁来耕种,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又是如何
农民种地积极性锐减,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生活而放弃土地走出农村,这一变化也确实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成了留守村,土地开始荒废无人耕种,这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农村的未来出路问题. 相比较于上世八 ...
-
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一位农民60年“土地记忆”
新中国成立60年特稿 一位农民60年的"土地记忆"--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 侯永禄是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