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一位农民60年“土地记忆”
相关推荐
-
大包干是如何诞生的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包干是如何诞生的]"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从安徽凤阳农民口中传唱开来的<大包干歌>, ...
-
责任田和包产到户在安徽的历史渊源 ——金玉言先生与史啸虎邮件交流责任田和家庭承包制
前注:金玉言先生,1934年5月生人,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原队长,高级统计师,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并曾任安徽省委相关领导秘书,也是我的忘年交.金先生对农民怀有拳拳之心,耄耋 ...
-
【灵璧故事】大包干
大包干 文/同龄人 "实行大包干,粮油大增产,踏上致富路,干群喜开颜."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赞誉. 据我所知,我们这里实行农业 ...
-
当年,“大包干”让小岗人不再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西头,低矮残破的茅屋是严立华的家,在茅屋里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副队长严宏昌用钢笔写下一份非常特殊的"生死状",因为写的人.按手印 ...
-
小岗村青年新故事,《岗上梨花开》再叙“大包干”历史
4月19日,安徽合肥,一部以凤阳小岗村为原型的电影<岗上梨花开>举行发布和启动仪式.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篇序幕.这部<岗上梨花开> ...
-
还是农村有房好!2021年的新规定你看懂了吗?农民有福利了
文|农情万家 导读:2021年农村这"2大福利"深入人心!城乡一体化融合的结果? 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总体经济形势只会"添砖加瓦",因为无论如何这都属于一 ...
-
一直不明白这位农民画家的作品畅销的原因,看他创作过程我才懂了
一直不明白这位农民画家的作品畅销的原因,看他创作过程我才懂了
-
《盲派秘典》第06章 八字看职业与居位地变迁
<盲派秘典>第06章 八字看职业与居位地变迁 第一节 如何看一个人适合从事行业及从事什么行业 根据社会形态,我们把事业:类型大体上归纳为三种: 一)工业 包括:制造业,生产,加工,技术,农 ...
-
袁隆平曾说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地就麻烦。你怎么看农村荒地?
其实这样的担忧并非今年提出来的,2019年7月份左右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中,在谈及粮价伤农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价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即将引来90岁高龄的袁老对记者说道"农民不种粮食就麻 ...
-
中级下行继续 看下一支撑位
因假期,只两个交易日,一周交易完成.我们先来看看周K线.本周指数收出一小阴线,价格运行到了40周均价线上,交易量能较上交易周收缩.因本周交易日短,所以交易量较低.收出一小阴线收盘价低于上交易周,最低价 ...
-
1977年,一位农民在街上闲逛,为何被专机接到北京,被授上将军衔
1977年,一位农民在街上闲逛,为何被专机接到北京,被授上将军衔
-
什么叫“没有门嵌子的人家”?从门嵌子、门枕石看农村家规与家风
--<桔子烂了>系列004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每日早起,或每天晚上等老婆孩子入睡,我去关锁院子大门的时候,总会想起小时候爷爷教我背诵的&l ...
-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无法解释,竟被2位农民破解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无法解释,竟被2位农民破解
-
武汉市推出十大提质增效技术指南,助推黄陂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稻-再-油(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一是增加粮食.应用该技术比种植一季中稻亩均增产 200 多公斤稻谷,有利于稳粮增收,而且综合利用了温.光.水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益.二是省工节本.水稻一种两收,既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