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朋友圈爱国,不要朋友圈传谣

壹/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被刷屏了。都是南海仲裁案,都在表达爱国之情。

有人说,爱国就爱国,不要在朋友圈。我不同意,在朋友圈爱国,至少也是一种态度。

但看看朋友圈里的那些文章,却又有些遗憾。毫不客气地说,很多文章都是借着爱国之名胡编滥造,其中不乏为了诱导分享而故意危言耸听。

比如所谓的“首战告捷”之类,让不明白的人一看,还以为真打起来了呢。

贰/

其实南海仲裁那点事,相关国家从2013年就开始折腾,我们国家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

说实话,仲裁结果是啥,稍微关心点时事的人都完全可以预料,根本不用等到昨天下午5点。相信对于国内外各大媒体来讲,新闻稿、评论稿都可以提前做出来,而不用像欧洲杯决赛那样准备两份。

理性一点说,仲裁完了和打起来,根本就划不上等号。

叁/

既然如此,朋友圈里那么多硝烟,似乎显得有点解读过度。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血性男儿,在危机面前总是同仇敌忾。但被一些假消息牵着鼻子走,不分青红皂白就转,只能说明我们爱国的档次太低,分辨能力太差。

如果真的打起来,真真假假的消息会更多,甚至敌人会故意散布假消息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我们不做分辨就转,可能帮了别人的忙,添了自己的乱。

肆/

我们不反对朋友圈爱国,就像我们不反对朋友圈孝子一样。但在朋友圈里转发,要选择正确的内容,而不是不做选择,甚至相反。

就像我们可以转发爱父母的文章,但如果连卖伪劣保健品的软文你也转,万一有老人家看到你的文章之后一激动买来吃了,可能会害人。

所以,我们看到朋友圈里的文章,得先用脑子想一想,分清真假好坏之后,再去点右上角。

伍/

朋友圈虽然名义上是私人的圈子,但毫无疑问带有公共媒体的传播特色。我们个体的态度,会影响到别人的行为,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在朋友圈爱国,但千万不要在朋友圈传谣。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需要态度,更需要智慧。转发一篇文章,只不过动动手指,不费钱,也不费力,但如果因此露出我们的短处,甚至让坏人钻了空子,恐非我们所愿。

相关文章

不要让美国的教育误导中国的孩子

衡中更应被学习的是执行力

“竞技考试”背景下谈“素质教育”纯属扯淡

一位衡中毕业生眼里的衡中生活

教师的恶语是灼烫孩子心灵的烙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