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指出:咽喉、胸膈、胃脘的病症,可以使用这种治法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叶落不拂尘2020-06-18 12:47对于中国人而言,你可以不知道皇帝有哪些?可以不知道哪年发生了什么事,但一定多少听说过黄帝内经,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医学典籍中 ...
-
黄帝内经(40)
<黄帝内经>一部关于长寿的宝典(40)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谭电波研究团队 [拓展] 足少阴肾经 该经主治 头面五官病症:耳鸣,耳聋,牙痛,头痛,咽喉干痛,眩晕. 呼吸系 ...
-
【艾灸】脾腧、胰腧、三焦俞穴背部三大穴
脾腧穴 脾俞穴名解 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的准确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消化性 ...
-
咽喉病症
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
-
江老指出,有一些疑难病症,张仲景不是从辨...
江老指出,有一些疑难病症,张仲景不是从辨证论治,而是从方证对应角度出示了高效经方.但因其义理深邃,或因其方义难解,或因罕见前贤医案,或因限于医者经历,终身未能体验,因而弃置不用. 例如,<金匮要 ...
-
咽喉、胸膈、胃脘病症,《黄帝内经》:用这种治法,但需注意3点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里面记载着很多的治病原则,其中有着这样一句话"其高者,因而越之",意思就是说疾病的病变部位在上部,比如 ...
-
列缺穴配照海穴:治疗肺、咽喉、胸膈疾病!
古方疗法:<素问>曰:"手太阴之支,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列缺为太阴别走阳明之络,人或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自列缺至阳溪脉见者,谷谓之反关脉." 搭配功效:肺 ...
-
补阴剂大全心阴不足、失眠多梦:天王补心丹胃阴不足、胃脘灼痛:养胃舒胶囊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养阴清肺丸...
补阴剂大全 心阴不足.失眠多梦:天王补心丹 胃阴不足.胃脘灼痛:养胃舒胶囊 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养阴清肺丸 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百合固金丸 阴虚火旺.咽喉肿痛:玄麦甘桔颗粒 阴虚肺热.声音嘶哑:金嗓清 ...
-
为什么针、药难调的病症,“灸”可以调?《黄帝内经》告诉你!
本文已由经益中医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 ▼ 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能通经脉,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 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调理"不盛不虚&q ...
-
黄帝内经说,看你的面色就知道你的病症
文小叔说历史 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原文: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 ...
-
胃脘部及胸膈胀满治疗验案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21nx.com 发布时间:2018-01-07 痞满证治探讨 痞满是以指自觉心下痞塞, 胸膈胀满, 触之无 形, 按之柔软, 压之无痛, 望无胀大为主要表现的一 种病症. 诸 ...
-
『黄帝内经对症食疗』第六章肾脏 第四节认识与肾脏病症相似的常见疾病六、暴发性耳聋
实例 她是我的同学,由于各自都忙,大约又有十年没有见面和联系,一次出差时,我们见了一面,见面时的激动情景就不用说了,而且我发现虽然十几年过去了,她的样子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只有一点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