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周|助征小记
相关推荐
-
交公粮(散文)//马腾驰
交 公 粮(散文) ·马腾驰 交公粮,已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故事. 昨日,无意间看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炎热的夏天,农民们戴着草帽在粮站排队交公 ...
-
生产队的建筑(下)
本文作者:陈文章 生产队的建筑(上) 生产队时代是向国家缴售粮食最多的时代.1962年,我们队180几口人,仅这一年就缴了28万余斤公粮.1974年到1976年三年,我们生产队上缴了83万斤粮食.粮食 ...
-
交 公 粮 那 些 事
交公粮那些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说,好好拾麦穗,交了公粮给你吃梨瓜,给你买塑料凉鞋.我就是在那种诱惑下戴着草帽在东坡一二三四段地里像个觅食的蚂蚁一样认真穿梭着,仔细地寻找着那些被家人遗漏的麦穗. ...
-
【滋水 · 散文】陈小宁:想起那年交公粮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69期︱ 审稿︱王军红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 ...
-
缴公粮的岁月
有一首歌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描写是上个世纪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送公粮的场景.何谓公粮,即征购任务,是指农业税征收和粮食统购的总称.征与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征"是农民向国 ...
-
【灵璧故事】交公粮
交公粮 文/春江暮雪 ( 交公粮在中国历史上至少维持了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叫交皇粮.自古以来,种地交粮是天经地义,但是自2006年以来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取消了这一制度 ...
-
那年陪母亲交公粮
不知道从农村出来的朋友多不多?可记得当年农村交公粮的热闹场景. 过去粮食都要上交国库的,在封建社会叫上交皇粮,共和国成立后改名叫公粮和购粮,就是每户农民按所要求的比例上交给国家征粮库,这项制度延续了有 ...
-
(免费送书)粮食领域腐败案件查办技巧
为庆祝<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销售达到2万册 本文来源于<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 <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目录 近期,根据上级安排多地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 ...
-
【灵璧记忆】交公粮
记忆中的交公粮 文/乡村农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夏收夏种已搞定,整晾小麦粮站送:家家户户把粮交,爱国情操成尚风.说起交公粮,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没听说过,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60后,对以前的每年交公 ...
-
张兴周|放学随想
每天上下班都打官埠中心小学门前过,若是卡着了放学的节点,那骑车可就要小心谨慎了,因为接学生的家长拥堵在公路两旁,人头攒动挤挤插插,你都不知道是该顾避着点惶迫的路人还是闪让着点疾驶的车辆. 放学之放,最 ...
-
张兴周|乌毛
璿枢无停运 心事不尽掩 作者:张兴周 五月十二,夏至. 是夜,乌毛八点睡,看到西边窗户那淡绿色的窗帘,被晚霞印染成端午槿那"一丈红"的颜色,透过薄薄的窗帘,依稀能分辨出小区楼 ...
-
枞阳方言广播台 |【张兴周】晒稻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方言诵读:燕子 天放晴了,一连晴了好些日子. 云愈旷淡,天更澄高. 院外东西通达的G347,隔离带中那行一 ...
-
张兴周|亮八月
打小就记得有这么一句说道:黑腊月,亮八月. 其实它就是一句省略倒装句,大意是,天气到了腊月,唱主角的可能不是雨就是雪了,在这样的时日里,夜晚多半是黑咕隆咚的,户外也就"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 ...
-
《新京都文艺》作者:张佑周《天仙子·母亲节忆母》《忆王孙·孙子乡间乐》总779期①2021年129期①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天仙子·母亲节忆母 作者:张佑周 劳碌一生风带雨, 未享清福仙鹤度. 天人两隔路茫茫, 月隐树, 肝裂处 ...
-
干货 | 16张彩图,助你掌握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文章来源- ▍本文编辑:生物姐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大家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还有哪方面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欢迎给生物姐留言,生物姐会尽力帮助大家.
-
匪首师兴周老窝奇险无比,国民党攻打1个半月未果,我军次日攻克
一.攻打燕子洞 里耶的乔老幺老汉找到解放军说:八面山是师兴周的老窝,他巩固了几十年了.老辈人都晓得八面山的路,有民谣说:苍山月,洱海雾,八面山的路.这八面山天然路径只有三条,第一条叫'斩龙头',当地山 ...
-
【百年辉煌·2021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张伯周作品鉴赏
张伯周,字士文,斋名清玩轩.1967年出生于湖南桑植县.现为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特邀书画师,沈阳艺海拍卖代理中心特级书法家,获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终身成就奖 ...
-
激荡四百年:张兴世扼守钱溪断粮道,刘胡怯战叛军大势已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9篇 准备妥当后,张兴世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钱溪,而是率两百艘小船先逆流而上然后又返回,一连数天,都是如此. 刘胡听说后,笑道:"我都不敢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