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9:白虎加人参汤
相关推荐
-
经方:白虎加人参汤(燥渴)
白虎加人参汤[原文]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三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者] 张仲景[出自] <伤寒论>[伤寒金匮]伤寒论 ...
-
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白虎汤[原文]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斤,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伤寒金匮]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四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暍病
[原文]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 温服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6: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为镇静.安神方. 其方药组成及用量.煎服法为: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根据实际称重: 小麦 小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20: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的组成与用量 芍药甘草汤虽然用药仅两味,却是一张伤寒论中经典名方.为古代的解痉止痛方. 其组成.用量及煎服法如下: 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8:麻黄汤
麻黄汤组成及用量 麻黄汤为经典的太阳伤寒方,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 其用药组成及煎服方法如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7: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古代的解酒止利方,有清热止泻的功效. 其方药组成及煎服法如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4: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可以归类为栀子类方.这是一张古代的理气除烦方. 为什么呢? 伤寒论原文是这样说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此方由三味药组成,所以在 ...
-
经方名家荟萃之白虎加人参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方 剂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二服. 条 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 ...
-
经方剂量028:麻杏甘石汤|高热、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荨麻疹
麻杏石甘汤之组成.用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正如方名所言,共由四味药组成,又简称为--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是清热平喘方. 其方用药.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 ...
-
经方剂量025:甘草汤|咽喉痛,痉挛性胃痛与咳嗽,痔疮痛外敷
甘草汤(独胜散.忘忧汤) 甘草汤在伤寒论是最简单的一首方,其组成就只有一种药--甘草. 其组成及用量.煎服方法如下: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甘草汤推荐量: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虎加人参汤证之第26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3.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服桂枝场,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