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三)

(0)

相关推荐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3)扯掉大汉皇权最后一块遮羞布的献帝东归

    孙策东南渡江之时,董卓余孽的西北军团发生了火并. 董卓留下的这帮小子真不是白给,192年6月反攻长安成功后在一系列西北博弈中确立起了雍凉地区的老大地位. 韩遂.马腾等不久归降,率众上长安讨封,韩遂当上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三十

    清溪(十三) 不久,新任郡守何德彦到黎州上任,癸仲返回眉州.过了十天,总管冯兴奉制置使之命,领三百西兵到黎州.羌人再没有出来.何德彦到后,核实兵丁,改善供给,扩充力量,从作布署.经核实原有栋丁二千.土 ...

  •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南中志之晉寧郡

    晉寧郡,本滇國也.元鼎初置吏,分屬牂柯.越嶲[1].元封二年,叟反[2],遣將軍郭昌討平之.因開為郡,治滇池上,號曰益州[3].漢屬縣二十四,戶二十萬.晉縣七,戶萬.去洛五千六百里.韓說初開,得牛.馬 ...

  • ​白族脉络

    第一部分, 白族族源.南诏前云南存在的部落.白族语言等系列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罗列前人研究的云南地区南诏以前群体变迁史来窥视民族脉络.着力点在于中原王朝起伏的大背景下对云南地区部落政权的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三) 鲍宣上书曰:"陛下父事天(以天为父),母事地(以地为母),子养黎民(以百姓为子女).即位已来,父亏明(日食),母震动(地震),子讹言相惊恐(流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一)

    (一) 孝哀皇帝下 元寿元年己未,春,正月,辛丑朔(初一),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推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借此授任)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半民:汉哀帝搞起了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二)

    (二) 前凉州刺史杜鄴以方正(身份)对策曰:"臣闻阳尊阴卑,天之道也.是以男虽贱,各为其家阳,女虽贵,犹为其国阴.故礼明三从(婦人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之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三) 建昭元年癸未,春,正月,戊辰,陨石于梁(梁国).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间王元坐贼杀不辜(残害无辜)废,迁房陵. 罢孝文太后(汉文帝刘恒母薄太 ...

  • 资治通鉴第三十五卷·汉纪二十七(孝哀皇帝下)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 孝哀皇帝下 ◎ 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是日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七)   永光二年己卯,春,二月,赦天下. 丁酉,御史大夫韦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 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夏,六月,赦天下. 上问给事中(秦置,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四)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 (四)   鸿嘉四年甲辰,秋,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泛滥),灌县.邑三十一(淹没三十一县),败官亭.民舍四万馀所.平陵李寻等奏言:"议者(讨论治河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五)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 (五) 初,太后兄弟八人,独弟曼(老二)早死,不侯:太后怜之.曼寡妇渠(人名,王莽母)供养东宫,子莽幼孤,不及等比(和其他兄弟比),其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六)

    昌陵制度奢泰(规划奢华),久而不成. 刘向上疏曰:"臣闻王者必通三统(沟通天地人),明(明晓)天命所授者博(多),非独一姓也(能承天命的王朝并非一家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孝文皇帝尝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七)

    永始二年丙午,春,正月,己丑,安阳敬侯王音薨.王氏唯音为修整,数谏正,有忠直节. 半民:汉成帝就这么个远房的舅舅还不错,多次劝谏皇帝,"有忠直节",这个评价不错. 二月,癸未夜,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