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根瘤发育研究获进展
相关推荐
-
根瘤菌
根瘤菌(Rhizobium)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两属都属于根瘤菌目. 根瘤菌细胞呈杆状,有鞭毛和荚膜,鞭毛为正常的活动器官,无芽孢,革兰氏染色 ...
-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上)
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上) 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 ...
-
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固氮?
2019-11-26 豆科植物 豆科植物为双子叶植物, 是被子植物中继菊科和兰科之后的第三大科,分为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 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被定为 ...
-
[首藏作品](5331)百年难题终破解 豆科植物化氮气为氮肥原来靠它
百年难题终破解 豆科植物化氮气为氮肥原来靠它王筱骄 本报记者 王 春氮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合成与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一百多年来,"为什么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 ...
-
大豆为啥能“自造”氮肥?这个问题难倒植物学家百余年,上海科学家解开了
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自造"氮肥,豆科植物为何有此特殊本领?这个困扰了植物学家百余年的谜团,终于被上海科学家解开.今天凌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 ...
-
查漏补缺丨在冬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哪个方向?
查漏补缺丨在冬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哪个方向?
-
豆科植物固氮“氧气悖论”破解
豆科植物固氮"氧气悖论"破解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0-29 09:39 X 为生物固氮成为新型氮肥来源提供可能 Jeremy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 ...
-
灵活分类决策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获进展
5月5日,Neuron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任务结构信息的灵活感知抉择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 ...
-
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研究获进展
晶体管的发明对无线电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电子计算机发生了变革,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经过指数式迅猛发展,传统硅基CMOS技术已进入亚10纳米节点,接近其尺度和性能极限.未来信息科技.产业的核心电 ...
-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
导 读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网站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 ...
-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质轻.可溶液法加工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与聚合物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因其结构确定.材料易合成.批次差异小等特点,被认为具有较大的 ...
-
黑洞周围粒子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已通过探测黑洞双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和事件视界望远镜成像观测证实.目前,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引力干涉仪已实现对S2恒星几十微角秒的高精度天体位置的测量,未来有希望发现 ...
-
陈旧动物皮张古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获进展
近日,<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主导,与云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大学等合作, ...
-
生物3D打印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获进展
来源:苏州纳米所 2021-04-14 12:58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全球每年因病致残的人数较多,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损伤段位以下局部甚至全部肢体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暂 ...
-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研究获进展
图片 自唐以来 曾经水草丰茂的中国西北地区 大河日渐萎缩 广泽归于流沙 唯存楼兰古城的残垣 依稀诉说着 丝绸之路 当年的葱茏与繁华 岁月流转 沧海桑田 如今的大西北 古河重启 大湖再生 沙漠成绿洲 西 ...
-
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周转对增温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为科学回答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区是碳源还是碳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常瑞英及合作者在青藏高原长期开展增温实验,比较了不同情境下土壤有机碳浓度.储量及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来源及14C年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