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相关推荐
-
【前沿技术】用发光受体分子提高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能级偏移对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指出提高效率的关键是研发可发光的受体分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一定柔性,能大面积印刷,可为载具.建筑分布式供电,功率 ...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武汉加油 风雨同行 共克时艰 点击下面标题,了解通知详情 第九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你吃过罐头食品吗,桃罐头.荔枝罐头.橘子罐头.肉罐头.鱼罐头等.基于新鲜食材保鲜时间有限,而为了把这些 ...
-
《Nature Energy》刊发北航化学学院孙艳明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讯(通讯员 孙艳明)2021年5月10日,<Nature Energy>杂志以在线全文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孙艳明教授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刘烽教授课题组在有 ...
-
手机电池救星,全新透明太阳能玻璃来了!
近几年,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探索一直在持续,其中研究的重心就在于,如何在智能手机上使用太阳能电池,现在,关于这项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近日,有研究人员表示,开发了完全透明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使用在手 ...
-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获进展
来源:昆明动物所 2021-10-30 10:17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重性精神疾病,临床特征包括错觉.幻觉.妄想.缺乏动力.认知障碍等.基于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遗传 ...
-
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周转对增温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为科学回答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区是碳源还是碳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常瑞英及合作者在青藏高原长期开展增温实验,比较了不同情境下土壤有机碳浓度.储量及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来源及14C年龄的 ...
-
山东人看过来!首个针对山东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作者丨崔雪芹 近日,<科学通报>英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联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
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成像信号研究获进展
来源:国家纳米中心 2021-02-01 13:00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课题组在利用乏氧组装的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的荧光和磁共振成像信号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ypoxi ...
-
化肥有机替代促进水稻土氮素积累的微生物机制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是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在氮循环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将土壤中大分子有机物解聚.矿化,向土壤释放矿质氮(NH4+-N),持续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矿质氮.与此同时,微生物通过 ...
-
灵活分类决策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获进展
5月5日,Neuron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任务结构信息的灵活感知抉择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 ...
-
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研究获进展
晶体管的发明对无线电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电子计算机发生了变革,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经过指数式迅猛发展,传统硅基CMOS技术已进入亚10纳米节点,接近其尺度和性能极限.未来信息科技.产业的核心电 ...
-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
导 读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网站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 ...
-
黑洞周围粒子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已通过探测黑洞双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和事件视界望远镜成像观测证实.目前,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引力干涉仪已实现对S2恒星几十微角秒的高精度天体位置的测量,未来有希望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