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话语,羞愧的林语堂面红耳赤,国之脊...
相关推荐
-
特别有趣的林语堂
声音在空气里燃成灰烬 阿赫玛托娃 (俄罗斯) 声音在空气里燃成灰烬, 晚霞被黑暗逐渐吞噬, 在这个永远缄默的世界上, 只有两个声音:我的和你的. 黄昏,从看不见的拉多加湖, 透过若有若无的钟鸣声, ...
-
我看金庸
有人说,金庸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文人.从他所赚的钱来说,这很可能是对的.但一个文人的成功与否,似乎并不能以钱财来衡量.林语堂比鲁迅有钱多了,不能说林语堂比鲁迅成功.即使按实际购买力来算,王朔大概也比林语 ...
-
幽默大师林语堂:大女儿自缢身亡彻底将他击垮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 林语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是福建漳州人,生于1895年,卒于1976年,享年81岁. 林语堂学贯东西,"两脚踏东西文化,一 ...
-
靠文字受益,且忧国忧民的鲁迅,为何却说“汉字不灭,国必亡”?
前面我们讲了一个有关鲁迅和秋瑾的段子,说得是秋瑾在某次集会时,以"投降满虏,卖友求荣"的罪名,宣判了鲁迅死刑,并高呼一声: "贼人吃我一刀!" 经过一番考证之后 ...
-
鲁迅为何拍桌怒斥林语堂:“你算什么东西?”
鲁迅为何拍桌怒斥林语堂:“你算什么东西?”
-
王岫庐 || 中国早期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史事钩沉 ——论科学话语与国族身份的关系
本文原刊发于<自然科学史研究>,2020(01):98-110 已获作者授权在公众号发布,特此致谢! 摘要 国际地质大会是19世纪末欧洲地质学家组织成立的世界地质工作者会议,也是国际地质学 ...
-
鲁迅葬礼老照片:国母主持葬礼,16位大佬来抬棺,送行队伍几十里
[鲁迅]1936年10月19日凌晨6时,鲁迅先生在上海寓所与世长辞,享年55岁.临终前,鲁迅拉着许广平的手嘱咐她:"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组关于鲁迅葬礼的老照片,包括鲁迅 ...
-
鲁迅的老师不简单,孙子正部级,曾孙正国级,侄子国防部长!
说起鲁迅,是活跃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书籍里面的人物,大家想必都非常的熟悉.对于他,我们印象中就是一个斗士啊,写的文章针针扎下去都是血,但是这样一个人,在自己很多的作品里面,都感激.亲切甚至崇拜的语气描 ...
-
鲁迅的老师不简单:孙子是正部级,曾孙是正国级,侄子是国防部长
一.鲁迅坎坷的少年生活. 中国的文学少了谁都行就是不能少了鲁迅.鲁迅有着很多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幼年时上私塾的第一个先生是寿镜吾,在被收录在中学课本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也写 ...
-
萧红与萧军:浪儿无国亦无家|萧红|萧军|鲁迅|商市街|生死场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题"为了忘却的记念". 乱坟岗子上活人为死人掘着坑子了--坟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 ...
-
【远方•夜读】海南《沾满阳光的话语》作者•刘国宗 主播•小梅
沾满阳光的话语 文/刘国宗 大雨 已经下了好几天 接连不断的雨点 还在一滴 挨着一滴 下着 下雨的日子 是平静的 平静的日子 我很幸福 大雨下到第六天 天忽然晴了 阳光好像鸽子一样 从天上落到 我的身 ...
-
鲁迅下葬时,16大文豪抬棺,北大校长、国母扶棺,送行队伍十几里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与世长辞.这个噩耗惊动了无数的中国人,在上海,敬仰他的民众络绎不绝地参加到治丧的活动中,他的葬礼成了汇合民众呼声的海洋. 提起鲁迅 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