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辉谈篆刻艺术:无高低之分惟审美不同

(0)

相关推荐

  • 《中国篆刻》第39期 本期人物——朱培尔(三)

    篆刻创作与人文精神□ 朱培尔 有人将当代篆刻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工稳印,很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融入.我的篆刻就传统这一块而言,主要是是对古玺.对秦汉重视的结果,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对秦汉的直接描摹 ...

  • 关注!谷松章第七届兰亭奖获奖作品集评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评奖揭晓.颁奖后 其书法创作类获奖作品 在书坛引发热议 为此 <书法报>特邀 王登科.张瑞田.周德聪. 杨吉平.庆旭 从不同角度对获奖作品 开展学术评论 第七届中国书 ...

  • 浅谈邓石如的篆刻艺术

    砚田文化2017-05-30 14:37:00 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生于清乾隆八年四月,卒于嘉庆十年十月.因避讳清仁宗遂以字行,改字为顽伯,以石如为名,又因居皖公山下,故号完白.完白山人.完白山民 ...

  • 吴昌硕篆刻艺术谈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字仓石.后改字昌硕,号缶庐.苦铁.破荷.大聋.缶道人等.中年后以字昌硕名世.浙江安吉人.曾做过一个月安东知县,后辞职.早年研习秦汉古玺.镜铭.封泥.切玉.汉凿铸 ...

  • 浅谈郑板桥的闲章及其篆刻艺术

    闲章,是书画家在作品上的点缀品,一幅作品,在留白处盖一闲章,既有画龙点睛之妙,又有印以言志之思."万绿丛中一点红",闲章其实不闲,它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志趣的表白. 郑板桥是书画大 ...

  • 曾翔亮相央视栏目,阔谈书法篆刻艺术!

    近期 CCTV-10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栏目 播出一期 曾翔艺术纪录片 斫石不羁 片中讲述了曾翔40余年的 艺术创作之路 并对其艺术作品 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曾翔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 ...

  • 书法无真情流露,谈什么艺术?!

    唐代文宗皇帝李昂曾下诏书,以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可见书法家张旭当年真是明星大腕.唐代韩愈对他的书法曾大加夸赞:"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 ...

  • 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的流传与演变丨参观辽宁博物馆玺印展记

    中国的玺印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之前,玺印虽是一种以实用为主的征信器物,但也形成了 ...

  • 徐正濂谈篆刻技艺之“个人意见的作品批改未必有什么太大意义”

    书法馆公众号徐正濂听天阁印话序言徐正廉 黎清君拟将我为学员批改作品的文字结集,嘱我写几句.我觉得这些个人的意见未必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是针对每一位作者作品的看法.大家的审美倾向.创作风格各不相同 ...

  • 韩天衡: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现给观众.历时五个多月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2021年5月5日在上 ...

  • 【篆刻艺术】极美的佛像印章--百佛图

    佛像印起源何时,没有明确记载,至少秦汉以前是没有发现的,但佛像印的形成过程是由秦汉肖形印(图形印)转化而来. 元朝统治手段残暴,歧视汉民族,据史料记载元代专权数朝的大臣伯颜,曾突发奇想,说是要杀掉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