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流传了1000多年的“鬼诗”,题写在窗户上,至今不知作者是谁
相关推荐
-
窃取他人作品的那位唐代名人,最后怎么样了?
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126,阅读时间:约6分钟 煌煌文学史上,有着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锦 ...
-
仇学慧:抬头做女人,低眸做妻子(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仇学 ...
-
《全唐诗》中觅诸暨
<全唐诗>中觅诸暨 金 星 <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奉敕编校,康熙四十四年三 ...
-
王建《赏牡丹》
<赏牡丹> 唐朝: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 ...
-
【每日黄诗】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中间却隐藏着七荤八素!(2020年6月29日《荤素人生》)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q ...
-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全72册)
书名:全宋诗(全72册) 作者: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时间:1991版 册数:72册 大小:805MB 格式:PDF 由北京略陆续出版的<全宋诗>计72册.3785 ...
-
一首流传两千多年的肉麻诗,其中一句常被人挂在嘴边,却不解其意
在爱情里,古人和今天的我们其实是一样的,甜蜜时就肉麻兮兮,失情时就哀哀怨怨.而且古人感情的热烈程度其实是一点也不输给今人的,比如在肉麻的表白上,他们中就有不少高手.在上古百科全书<诗经>中 ...
-
才子落榜后不服气,给主考官写了首诗,不卑不亢流传了1000多年
年轻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答案可能因人而异,有人说是吃苦耐劳,有人说是勤奋好学,有人说是要会处理人际关系,交游广阔--其实,有一项品质,对少年而言更加可贵,那就是不卑不亢. 年少轻狂的年纪,更应该做到 ...
-
一首流传1000多年的禅诗,题在寺庙的墙壁上,其中7个字家喻户晓
南宋文人方岳在<别子才司令>一诗中写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相信很多人对于这句话也是感触良多,我们一生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难,有些我们能够去 ...
-
苏轼这首诗仅28个字,却流传了1000多年,一开篇就是至理名言
我们不是诗词的创作者,我们只是诗词的搬运工!如果你喜欢古诗词的话,欢迎关注我! 十一世纪中期的北宋,经过建国后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内忧外患虽未曾稍歇,社会经济.文化却得到普遍发展.一代文化巨擘苏轼,就出 ...
-
苏轼这首诗《春宵》仅28个字,却流传了1000多年,一开篇就是至理名言"春宵一刻值千金"
十一世纪中期的北宋,经过建国后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内忧外患虽未曾稍歇,社会经济.文化却得到普遍发展.一代文化巨擘苏轼,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尽管苏轼一生经历丰富而坎坷,但不论何时何地,他辅君治国.经世致用 ...
-
黄芪5:1当归,这道流传了1000多年的经典补血方,你知道吗?
黄芪5:1当归,这道流传了1000多年的经典补血方,你知道吗?
-
气血双补的最佳组合,流传了1000多年的经典,你吃对了吗?
气血双补的最佳组合,流传了1000多年的经典,你吃对了吗?
-
流传了1000多年的“止咳方”,专治咳嗽、哮喘、鼻炎、痰多!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因此 ...
-
明代丘浚一首流传了500多年的咏菊诗《咏菊》,短短的28个字,却是写出了新意(该文内另复制有宋·郑思肖《寒菊》/《画菊》)
菊花与别的花不太一样,大部分的花是在春天绽放,花期很短,大概一周之后就会全部凋谢,只有菊花与众不同,并不是在春天绽放,而是选择在秋天开花:这个季节大地开始在枯萎,可是菊花却偏偏选择这个时节开花,不与百 ...